中山公园不退出十大商圈 体量规模与徐家汇相当

    近日,有媒体称“中山公园退出沪十大商圈”,并提出“龙之梦是罪魁祸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此,记者走访了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和长宁区经委以及新成立的长宁区虹桥中山功能拓展办公室。记者从市、区政府有关部门获得的信息与坊间传言截然相反,中山公园商圈不仅不会从十大商圈出局,而且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十大市级商圈中最具特色的商圈之一。
                 
    根据上海市十一五商业规划的排兵布阵,在全市形成十大市级商圈,即2010年前,申城在“四街”(南京东路、淮海中路、四川北路、南京西路)、四城(徐家汇商城、豫园商城、新客站不夜城、浦东新上海商城)共8个都市商业中心的基础上,增加江湾五角场和中山公园,形成“十大都市商业中心”。
                 
    1.14平方公里内云集40万平方米商业建筑
                 
    中山公园商圈指的是以中山公园为核心,形成1.14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其东至华阳路、安西路、南到安化路,西抵中山西路内环线,北涉万航渡路,辐射范围东达江苏路、南至延安西路,西抵内环线西侧,北临苏州河。
                 
    中山公园商业中心是上海独享地铁、轻轨、高架、地面快速干道、航空五种交通的市级商圈,其距离虹桥机场仅7公里,拥有“十”字型城市地面交通(凯旋路、长宁路)和轨道交通骨架,m2、m3、m4线在这里交汇,是重要的轨道交通大型换乘枢纽,其中m3、m4线在商圈内就有3个站点,即中山公园站、虹桥路站、延安西路站。此外,商圈内共有28条公交线路,目前地区内日均客流估计在50万人次左右。
                 
    经过近5年的建设,中山公园商圈的主要商业建筑面积达38.3万平方米,其中已开业的达31.9万平方米,加上散布在商圈内520余家小商店的营业面积,中山商圈商业载体面积已超过40万平方米。中山公园商圈已经形成以轨道交通枢纽型商业龙之梦购物中心为中心,以多媒体生活广场、巴黎春天百货、玫瑰坊、上海小马路商场,以及国美、苏宁、永乐等家电专业卖场为支撑的基本格局。去年商圈内7家重点企业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1.73亿元,比商圈形成前的2000年中山公园地区全部商业零售总额11.48亿元,增长了2.76倍。目前,中山公园商圈中,购物中心占65%,百货店占8%,电器专卖占7%,食品占1%,综合类占18%,拥有大型商业网点13个。
                 
    体量规模与徐家汇相当
                 
    目前,中山公园商圈的商业地产建筑体量约有80.8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建筑面积约有38.3万平方米,商务建筑面积约有22.42万平方米,酒店宾馆建筑面积约有20.1万平方米,商圈内商业、商务和酒店、公寓载体规模、功能之间良性互动,基本实现与市级商业中心相匹配的现代商业规模,与徐家汇商圈相当。
                 
    不过,朱主任也坦言,虽然中山公园商圈具有一定的集聚效应,但目前尚缺乏真正领袖群伦的旗舰型商业龙头企业,龙之梦购物中心虽然近年来经营业绩以30%以上的幅度快速增长,但总体上是餐饮强、百货弱,还不能真正成为商圈内的“带头大哥”,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巴黎春天中山公园店,只是一家单店,尚未形成综合百货业货比三家、凝聚人气的规模效应。商圈内的交通呈带状,作为主干道的长宁路贯穿东西却分隔南北,周边配套未能纳入整个商圈范畴,尤其拥有300亩、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山公园未能和整个商圈有机融为一体,因而制约了商圈内休闲功能的有效发挥。此外,缺乏大型的公共停车场所,也是商圈发展有待突破的一个瓶颈。据统计,时下商圈内的车位仅有2000多个,而需求的泊车位至少有5000个,换言之,车位缺口达3000个。

    新兴商圈须有成长培育过程

    对于有媒体所称,“龙之梦购物中心是罪魁祸首”的说法,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晓斋颇不以为然,他告诉记者,商圈培育要经过3—5年时间的磨合才能渐趋成熟,龙之梦才经营了2年多时间,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是可以理解的,重要的是审时度势适时调整。

    某媒体称,受市经委委托,市商业信息中心着手2020年申城商业网点规划工作调研。有专家提出,市级商业中心的商业体量要达50万平方米,但刚挤入“十大”的中山公园商圈,不仅体量偏小(仅有30多万平方米),而且辐射范围有限——多限于周边白领,甚至很难辐射全市。

    齐晓斋说,这种说法纯属捕风捉影,衡量一个市级商圈的标准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商业设施的建筑体量要达到50万平方米以上,二是商圈人流量,当然这两条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如南京东路步行街商业面积为41万平方米,但作为中华商业第一街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以这两条标准来看中山公园商圈,虽然商业设施面积只有38.3万平方米,但如果加上商务、酒店等则高达80万平方米,以这个体量来说,也称得上市级商圈了。何况中山公园商圈和五角场商圈,都是新兴商圈,需要有一个成长和培育的过程,假以时日,商业设施面积达标甚至超标是毫无疑问的。更何况在商圈的地域内拥有中山公园这片都市绿肺,这在十大商圈中,除淮海路商圈有个淮海公园之外,是绝无仅有的。商圈还要讲究环境优美,中山公园商圈本身就是依托中山公园来打造的,是一个环境友好型的商圈,这就是它的一个优势,一个特点。

    六大支招擘画破局蓝图

    作为市级商圈的中山公园商圈现已初露端倪,然而与周边的一些市级商圈相比,也存在一定不足,如何按照长宁区“商业型、休闲式、数字化”的功能定位优化商圈功能、提升商圈品质?长宁区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如今已擘画了破局的蓝图,概括起来支招破局有六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