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时代广场百货悄然谢幕 败笔在于定位错误

  8月26日,时代广场百货结束了自己在南昌市胜利路步行街残缺的商业表演,用大门口张贴“停业整顿,敬请谅解”的方式悄然谢幕。
     
  多少有点意外。一家经营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时代广场百货开业至今不足16个月怎么就要关门?时代广场百货占尽地利,位于寸土寸金的胜利路步行街怎么也会开不下去?
     
  可时代广场百货关门是事实。
    
  时代广场百货一直被外界喻为“南昌百货的一颗新星”,曾被普遍看好并寄予厚望。时代广场百货开业之初,当地政府和媒体评价时代广场百货“结束了胜利路无大型百货商场的历史”、“标志着南昌百货也开始进入细化时代”,并前瞻性地认为时代广场百货“改变了胜利路的商圈格局,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步行街消费外流的问题”,甚至肯定时代广场百货能拉动内需,“改变胜利路消费低迷的状况”。
    
  事实是,时代广场百货跟媒体或地方政府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时至今日,时代广场百货失败了,在留下遗憾的同时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平静地死亡,一切都无声无息
    
  8月20日晚,记者逛了时代广场百货一趟,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没有看出有停业的迹象,没有疯狂的甩卖,没有最后的打折,没有清仓的绝唱,一切都跟往常一样。25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商场,一切照旧。在时代广场百货门口,一张促销海报体现了“平静”,海报的内容大致是VIP电子消费积分,活动截止时间是8月25日。
    
  一直以来,对于关闭停业的传闻,时代广场百货方面未有正面的回应,相反,做出了一个同样让人疑惑的动作。自8月11日开始,时代广场百货通过一些大型的求职网站发布了大量招聘员工的信息。从岗位的设计来看,时代广场百货此次需要招收的同样是“有志于从事百货零售的人”,而不是其他行业的求职者,招收的岗位数达100多个,报名的截止日期为2009年3月11日。网站上的招聘内容同样出现在时代广场百货的门前海报宣传板上,8月22日,记者仍在时代广场百货门口见到了这张招聘的海报,“感觉好像时代广场百货不但不会停业,反而大有扩张之势。”这是记者见到招聘海报的第一反应。
    
  真的是要招人吗? 8月18日,记者从时代广场百货人事课一位女性工作人员的谈话中找到了一些答案。当天下午,记者以一位求职者的身份致电时代广场百货人事课,还没等记者开口对方就告诉记者“我们现在不招人了。”而对于既然不招人又要到处发布招聘信息的做法,对方没有给予回答。
          
  8月25日,也就是时代广场百货营业的最后一天,招聘海报依旧在。记者问保安,保安也笑了,称自己也反对再把海报贴出来,“但他们要这样做。”
          
  “时代广场百货选择在有传闻自己要停业之时大量发布招聘信息的做法并不新鲜。”稍微了解南昌百货业历史的人都还记得,2006年8月,百意百货退出南昌市场之前也曾在网上发布了大量招聘员工的信息,记得当时百意百货号称要“招聘500名营业员”,之后的结果可能大家都清楚,百意百货一个人也没招,而是直接关门走人了。对于百意百货的做法,当时就有人指出,这不过是一种假象而已,是一种稳定供应商、稳定员工、稳定债权人的方法,可以说是商战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一种表现。当然,换一个角度,无论是百意百货还是时代广场百货,“处乱不惊”的表现也折射出经营者管理水平的不俗。
    
  也许,时代广场百货与百意百货不能相提并论,也不排除另有隐情。

  选择停业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按照传统的思维,一家商场停业或关门肯定是因为经营业绩不理想(除了不可抗因素之外),然而太平洋百货以5.1亿元卖给百盛的做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商业原来可以更美的”,懂得了商场的另一种运作方式。与太平洋百货作出相似举动的还有万科,当年万科也是将正处于成长期的万佳超市卖给了华润。
          
  对于时代广场百货的经营情况,有一种说法是“不错”、“业绩正处于提升期”。持此观点的人士还列举了一些数字,称时代广场百货2008年5月至8月的销售额与同期相比的增幅是70%左右,里面一些品牌在南昌市所有的商场同品牌的销售也是遥遥领先,其中有某品牌从开业至今销售额是350万元。
    
  但更多的人更愿意相信时代广场百货的惨淡,并对时代广场百货经营业绩不错的说法提出了质疑。他们提出的事实是并非每一个品牌的生意都好,更多的品牌是门前冷清。据说一年下来很多品牌连40万也做不到。“一枝独秀不是春”。个别品牌销售好并不代表整体的销售也好,一家1万平方米经营面积的综合性百货商场仅靠极少数品牌明显是远远不够的。一家企业更需要“百花齐放”。
    
  而对于时代广场百货正处于增长期的论调没有人去怀疑。但有人也指出增幅只是一种速度,而非质量,正如目标管理提倡的“不看过程,只看结果”一样,企业最终是以赢利为目的。
    
  如果时代广场百货经营业绩不理想的假设是真,那么时代广场百货停业是为了学习太平洋百货的可能也就不存在了。万科、太平洋百货之所以将成熟的品牌商场转手,有说法称是因为他们的企业壮大了,对现金流的需求更大,而零售业的现金流不能满足这种需求。
    
  时代广场百货停业,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最大的败笔 在于定位错误
    
  其实早在2006年,即时代广场百货开业的前一年,就有人撰文对时代广场百货的前程表示担忧,文章直指距时代广场百货不足300米的胜利路北端商圈将是时代广场百货的“克星”。
    
  说是“克星”不无道理,首先从胜利路北端商圈的构成来看,新洪客隆、大众、步步高三家商场不但实力雄厚,而且“先入为主”,均是成熟品牌,消费者忠诚度较高;从地理位置来看,胜利路北端商圈临近叠山路等可通车路段,通达度更高,而时代广场百货位于步行街中段,除了步行街上的行人可能会进时代广场百货,有车族的确很难得有机会逛逛时代广场百货,而有车族也正是消费能力较高的群体。
    
  当然,并不是说时代广场百货就没有戏了,文章指出如果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避免与竞争对手的同质化竞争,可能会相得益彰。
          
  对于自己的定位,相信时代广场百货的决策层也动了不少脑筋。早在招商之时,时代广场百货就打出了主题商场的旗号,即有特色经营主题的商场。在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多次的市场调研之后,时代广场百货最终选择了“休闲”作为自己的主题。
         
  “时代广场百货最大的败笔就是定位错误”。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时代广场百货大量经营休闲品牌是一个很失败的定位,胜利路上基本上都是休闲店铺,临街店面的优势很大,经营上也比较灵活,何况时代广场百货里面有的休闲品牌,胜利路的临街店面里也大多数有,这样一来还有多少人跑到你楼上去呢?
    
  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企业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仔细分析一下,对于时代广场百货而言,不仅仅是胜利路北端商圈可怕,离时代广场同样不远的百盛、天虹更是它的威胁,要突围,只有拿出别人没有的武器。
    
  据说时代广场百货的决策者们也考虑到“特色”这个问题,但“特色”不是能想到就能马上形成的,还需要执行,在这里,执行表现为招商,厂家愿不愿进来,以什么方式进来并非一厢情愿之事。据说时代广场百货想引进屈臣氏,但最终不了了之。

  有优秀的团队 却输在执行
    
  定位不当或招商失败只是时代广场百货停业的一说,经营团队有问题吗?对于这个问题,没有惟一的答案,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判断团队能力的高与低。据说时代广场百货的投资者是本土几个做得较大的经销商,而执行团队则主要由原太平洋百货的一些骨干组成,时代广场百货的经营管理模式沿用或借鉴原太平洋百货的做法,从部门设置和名称便可知一二,比如“人事课”。
          
  业界对时代广场百货的经营管理团队还是比较认可的,包括时代广场百货的员工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团队的能力。

  但经营团队的能力高低似乎并不能完全左右商场的命运。当年百意百货的候英尧堪称“台湾百货第一人”,并且在内地商圈打拼了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由他带领的团队可以与任何一个对手抗衡。但最终候英尧还是离开了南昌。后来,候英尧团队的一位成员对百意百货的失败作了总结——输在执行。
          
  不过从营销的角度,也有人对时代广场百货的经营团队提出了看法,认为时代广场百货的营销手段不新、方法不多、推广面不深,很少有促销活动很少有宣传,至今南昌仍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胜利路上有一个时代广场百货,当然这也和地理位置有关,巷子深,酒又不是特别好,是不是更需要吆喝?
    
  “也许,这和投资者的实力有关,也许和企业的战略有关。”一位分析人士如是说。

  黄金路上未必有黄金
    
  其实,地理位置一直是商家选址的首要因素。当年南昌市商贸委把时代广场百货推出并向全球招商之时,可能没想到当初推介时重点强调的“有惟一的地利优势”如今却成了时代广场百货的鸡肋。
          
  零售业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是:“选址,选址,再选址。”实践证明,好的位置能为商家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选址不当却会给整体战略带来无法克服的缺陷。对于时代广场百货的地理位置,现在看来显然不是优势,相反是劣势,不仅竞争激烈,车子又开不进来,来时代广场百货购物的都要依靠双腿走过去,不符合现代人购物习惯;更重要的是时代广场百货的前面有新洪客隆和大众等已形成的商圈,后面有百盛和天虹形成的商圈,看似是最佳位置,其实是孤立的,因为这两个商圈产生的吸引客流的磁力又非常强大。
          
  当年北京华联(中山路店)对自己败走南昌也曾作过分析总结,认为自己前面有百大、丽华,后有太平洋百货、百意百货、中山路又是单行道,导致人流分散、人气不旺。“这在百货业来说是大忌。”北京华联一位高层感慨。
          
  相比一下,时代广场百货和北京华联(中山路店)所处的地理位置极其相似,惟一不同的是北京华联门前毕竟还有一条单行道。
          
  广州市中旗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仁科分析说,商业项目确定做什么产品后,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这块地适不适合做这个产品。胜利路是一条以小型商铺为主的步行街,如果将大卖场放在这,可能不合适;而八一大道以大卖场为主,将小型商铺放进去,可能也不合适。
    
  那么时代广场百货这个位置适合做什么呢?餐饮?超市?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