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 关注辛集皮革业的市场变局(二)

统筹利用两个市场: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关键

    据业内人士分析,如今的国内皮革市场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产品时尚化、高档化是最显著的特点。而这正是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的俄罗斯市场无法相比的。如果国内市场开发好,可以为企业进入欧美高端市场积累经验和实力。

    的确,此次海宁之行让辛集皮衣厂商们大开眼界。在那里,皮革商城已经开始由传统市场转型为“SHOP-PINGMALL”新型业态,设立了品牌皮装区,各种款式时尚做工精细的皮衣琳琅满目。轻薄柔软的皮衣与毛、丝时装相比毫不逊色,彩皮、压花皮、皮毛一体等多种材料被广泛运用男女皮装。

    更值得注意的是皮革业国内国外相互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在海宁除了当地品牌外,像皮尔·卡丹、老爷车、美国保罗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也纷纷落户。

    可以清楚地看到,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是提升皮都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辛集皮革业的产品结构要向高档化、时尚化、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上,把利用外部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既要敢于走向海外市场,又要善于保护自己。“这不仅是开拓国内市场的要求,也是开拓高端外贸市场的要求———殊途同归嘛!”

    国内市场的启动,使皮都提升产业水平的愿望更加迫切。今年,辛集市委、市政府提出,将鼓励企业产品创新,对开发的新产品能够形成一定规模并带动行业发展的企业,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给予10万至30万元的奖励;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给予30万元的奖励;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资合作,对与国内外知名制革、制衣企业合资和嫁接使用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视经济和社会效益,奖励30至50万元。

    “国内起跑,海外起跳。”对政府的良好初衷和殷切期望,皮革厂商们心领神会。在欧美、东亚市场,辛集人也开始涉入,有7家企业在西欧北美注册了公司,十几家企业的产品打入日本和韩国市场。辛集东明制革有限公司已经走在了国内外市场开拓的前列。作为亚洲绵羊皮制革老大,东明在产品开发上依托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研制出了一系列可以与意大利、西班牙高档产品媲美的皮革制品,在国外市场上他们也摆脱了“卖皮革”单一贸易形式,通过异地办厂、合资合作等发展多种经贸关系。目前,企业已经在西伯利亚办起了沙发家具皮革厂,与西班牙制革企业顶级的格勒美公司合资合作的洽谈也正在进行。公司总裁谢少明颇有感触地说:“国内市场也好、国外市场也好,最终都要为我所用。”

    春潮带雨晚来急。市场谋变后的辛集皮革业正以一种空前高涨的热情投身于国内外市场大潮中,人们期待着它能及早抢占世界皮革市场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