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企业在逆势扩张中的几大巨头

 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聚氨酯市场变得“捉摸不定”。在此种形势下更多的聚氨酯行业企业、聚氨酯业内人士选择了“观望市场”。其实危机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历来“危”和“机”并存。往往在有些时候,“机遇”正蕴含在“危险”之中。

    逆势扩张

    相关资料显示,很多跨国化工巨头企业,在全球正在逆市扩张,危机中继续收购。

    巴斯夫:9月中旬巴斯夫全资收购汽巴;巴斯夫10月16日宣布,一个新的聚四氢呋喃(巴斯夫以PolyTHF为其品牌)应用实验室在上海成立;10月28日巴斯夫又宣布,收购比利时瑞克塞尔(Recticel)公司部分聚氨酯业务。

    陶氏:10月19日,罗门哈斯股东投票决定正式批准陶氏的并购;11月13日有报道称,沙特王国-陶氏化学公司下属的业务部件陶氏技术许可和SABIC工业公司(SABIC)的合资企业沙特欧洲石油化学(IBNZAHR)宣布启用世界上最大的聚丙烯(PP)工厂。

    拜耳:10月7日相关报道指出,拜耳公司(BayerAG,BAYRY)和康宁公司(CorningInc.,GLW)计划扩大在台湾的投资规模;10月17日,拜耳材料科技于拜耳上海一体化基地正式启动年产能35万吨的MDI生产工厂;11月10日拜耳宣布,其位于中国广州的聚氨酯系统工厂正式投入运营。

    逆势增长

    2008年各大聚氨酯企业的第三季度财报都有呈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现象,这说明,对于大型综合化学企业而言,产品线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降低企业风险,保持企业持续性盈利增长的有力保证。

    巴斯夫:巴斯夫2008年第三季度财报,净收益为7.58亿欧元,比去年同期12亿欧元下降38%左右。但销售额达到160亿欧元,比去年同期140亿欧元上升13%左右。

    陶氏:2008年第三季度财报,陶氏销售收入为154亿美元,同比增长13%。

    拜耳:在拜耳集团第三季度财报中可以看出,在拜耳集团的三大子集团拜耳医药保健、拜耳作物科学和拜耳材料科技中,唯独拜耳材料科技由于受今年前期成本上升的压力问题,盈利有所下降,其余两子集团盈利均有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