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在恢复中线值得关注 乳业在恢复中线值得关注 受到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国内乳业受到严重打击,消费者也对于国内乳品行业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感,产量和销售急剧下降,一些公司因此亏损严重。但随着国家出台一些的振兴乳业的措施,乳品质量得到提高,对于一些乳业龙头,销售恢复的速度比较快。而我国乳业正在步入寡头垄断阶段,三聚氰安事件可能是这些乳业寡头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的机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与乳品的需求将稳健增长,乳品也逐步成为城市居民每日消费的必需品,其市场规模将稳步增长。虽然当前乳业上市公司业绩亏损,但当前是其最困难时期,很可能也是这个行业向好的拐点,相关个股值得关注。主要关注伊利股份和光明乳业。 三聚氰胺事件导致上市公司严重亏损 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光明乳业(600597)三季度业绩大幅下滑。光明乳业第三季度净亏损271,236,300元,净利润同比减少794.36%;前三季度净亏损130,459,798元。三季报显示,存货报废损失使公司前三季度管理费用增加了35%。同时为计提库存商品的减值准备,公司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153,904,321元,同比增长了1991.81%。三季报还显示,预计负债为82,550,828元,主要是预计产品召回的损失。截至2008年9月30日,因部分产品召回及退货、部分库存商品计提减值准备及计提销售费用等因素,公司共计产生损失34,459万元。 伊利股份08年三季度业绩也出现亏损,公司1-9月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为191.1、-1.2和-1.09亿元,分别同比变化29.67%、-217.7%,-579.9%,EPS为-0.14元。利润的下降主要来自于公司第3季度的亏损,7-9月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为75.99、-2.73和-2.26亿元,同比变化41.16%、-708.3%和-1622.5%,EPS为-0.28元。由于公司前三季度计提了2.09亿元的股权激励费用,为体现公司的真实经营业绩,我们剔除该影响,公司前三季度EPS为0.12元,第三季度EPS为-0.20元。 从整个行业看,损失巨大,本来行业稳健增长至上千亿规模,当前三聚氰胺事件造成的损失超过200亿。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表示,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整个奶业的损失迄今已经有200亿元左右,“各地倒奶现象严重,乳企还要回收销毁不合格产品,开展各种促销活动等,而这200亿还没有算上索赔部分。” 政策振兴乳业,乳业洗牌加剧 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定期对行业内的乳制品进行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的检测并尽快制订方便实用易于推广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对奶制品企业收购原料奶贷款实施贴息政策;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条例草案进一步严格和细化奶畜养殖、生鲜乳收购及奶制品生产、销售出口等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有关部门在乳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职责;对国内所有的奶站都进行检查整顿,关闭违规奶站;中央财政紧急拨付了奶农临时救助补贴资金3亿元,重点支持内蒙古、河北、辽宁、山西、山东、河南六个奶业主产省(区)特别困难的倒奶奶农,而全国十四个省区市也出台了包括对奶农进行直接补贴的扶持奶业政策。 对于小品牌的乳业公司,消费者更加不信任,很难走过这一关。对于具有规模优势的寡头企业,只要挺过这一关,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从液态奶看,液态奶市场已经超过了千万吨,从蒙牛和伊利的市场占有率看,市场占有率在逐年提高,基本形成了寡头市场。三聚氰胺事件导致一大批中小液态奶企业倒闭,而伊利和蒙牛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事件影响只是短暂影响整个奶业的规模,奶业规模整体趋势是逐步增长的,牛奶正在逐步改善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 伊利和蒙牛1998-2006年液态奶市场占有率情况 上市公司短期亏损长期业绩看好 乳业上市公司三季度亏损,预期四季度情况虽然会改善,但全年依旧会出现亏损。对于伊利股份来说很可能带上ST的帽子,但是公司长期盈利前景还是看好的。而且公司销售恢复也快。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伊利集团迅速推出了切实有效的应急措施,全力配合国家的有关举措,加强对奶源和产品的全面检测。而据国家商务部数据统计,液态奶销量目前已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的75%左右,国产婴幼儿奶粉销量已经恢复了80%左右,自始至终未出过任何问题的伊利等品牌,销量也明显好于行业平均水平。据了解,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伊利产品已经全部是9月14日后生产的产品,近期随着消费者对公司信心的回升,产品销量也已大幅度恢复。目前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80%以上,而且从长期来看仍将保持良性的发展势头。 我国乳品行业还有很大成长空间。我国乳制品产业发展迅速,我国人均鲜奶消费已经从2006年的7.2公斤,增长到2006年的21公斤,2005年,中国乳品总产量2800万吨左右,按人口计算人均只有21公斤。而亚洲的人均是42公斤,全球人均100公斤。美国乳品总产量6000万吨,人均200公斤。如此大的差距,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乳业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统计资料显示,乳品和GDP的关系是0.7:1,也就是说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乳品的消费量就会增长0.7个百分点。现在的整个乳业的增长速度,远远的要高于这个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