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全家便利:业绩逆势增长 归功执行力
全家便利商今年欢度成立20周年,全家董事长潘进丁说,20年前全家从零开始,看着股市从1万2,000多点掉到3,000多点;今年经济不景气与20年前相同,但全家已有2,300店基础,将全力加码投资,迈入另一个成长的20年。
全家在88年8月18日成立,同年12月在台北火车站商圈开出第一家店,六年后就达到损益两平、第七年开始获利6,000万元;之后不论景气好坏,每年都赚钱,去年营收335亿元,税后纯益6.32亿元、每股纯益2.83元,今年营收可望挑战350亿元,续创历史新高。
今年经济不景气,很多超商同业营收及获利衰退,但全家营运表现却逆势走高,累计今年前十月营收318.45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14.36%,今年前三季税后纯益5.54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6.6%,每股纯益2.48元。
业绩亮丽 归功执行力
潘进丁表示,以往便利商店的成长大都来自新开店的成长,但全家今年是既存店业绩大幅成长,关键就来自于执行力。以今年初的可口可乐Zero买一送一为例,促销只有短短一天,但全家单店卖出的Zero数量,却是同业的20倍。
其关键就在于,加盟店是否全力执行总部的促销政策。以往促销活动的结果就是带来业绩,但现在促销之际,努力经营商圈才会带来业绩。由于可口可乐 Zero促销活动早在一、两周前发动,各区经理传达讯息到门市人员,因此门市人员会事先告知消费者,提醒当天前来购买,才能达到此效果。
冲营业额 再开500店
潘进丁回忆,20年前包括全家、OK、福客多及安宾(AmPm)等业者,都喊出三年开500店的计划。没想到股市及房市一路飙涨,房租节节上升,以致租不到店面,原本想加盟的人都去玩股票,直到股市崩盘陷入不景气,当年喊出500店的业者,没有一家达成目标。
潘进丁说,20年前股市从1万2,000点跌到3,000多点,今年股市则是从9,000多点跌到4,000点,经济不景气的情况类似。但全家此时已有足够的人才、规模、店数及完整供应链,可以面对不景气,而且要加码投资40亿元,未来三年要开出500家店、到100年时总店数达到2,800 店、营业额挑战500亿元。他说:“这次我是说到就要做到。”
聚焦本业 擅策略联盟
潘进丁强调,全家的竞争最大优势就是聚焦便利商店产业,20年来都是如此,未来20年也会如此。有别于统一超商有多达30多家子公司,全家转投资的全台物流、屏荣食品、晋欣食品、日翊文化物流及便利达康等,都是便利商店的上下游产业。
全家擅长策略联盟,例如,要做超商现煮咖啡业务时,就找金车集团的伯朗咖啡;小额支付工具就找悠游卡公司及快乐购集点卡。潘进丁认为,各个产业都有其专业领域,伯朗咖啡有数十年历史,进入超商卖现煮咖啡要创造双赢,就会提供跟咖啡馆同等级的咖啡豆,才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全家去年并购福客多157家店,创下业界先例,而这157家店铺对全家今年业绩的贡献就占7%。其实全家五年前就曾接手台糖43家蜜邻超商门市,对于合并案的经验丰富。
全家近年来将成功经验复制到中国大陆,2003年与日本全家、顶新集团合作在上海开设便利商店,接着拓展到苏州及广州,目前总店数有166家店。今年上海全家132家店已达到店铺端损益两平,明年有机会赚钱。靠着大陆广大市场,也让全家未来发展增添更多想象空间。
潘进丁 警官从商 专业受信赖
台湾全家便利商店是日本全家的转投资公司,日本全家持股高达44%,台湾全家一年营业额超过300亿元,加上代收现金1,000亿元,一年现金流量高达1,300亿元,但日本全家只派出一位日籍特别助理驻台,显示日方非常信任全家董事长潘进丁的经营策略。
潘进丁1951年生,中央警官学校毕业后当了八年警官,32岁时放下二线三星的高薪,考上公费赴日留学,取得日本筑波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硕士学位。1985年进入国产汽车担任综合企划部专员,1988年担任全家便利商店副总经理、1991年出任总经理、2003年升任董事长。
台湾全家员工数约3,000人,却只有一位日本人长驻台湾,从2003年起,全部决策权几乎都由潘进丁拍板定案,日本全家也很少过问;甚至连中国大陆全家的经营,也多委由台湾全家管理,潘进丁还兼任日本全家中国事业的常务执行役员(类似总监一职),额外领取日本全家的薪水。
1999年,台湾全家的母公司禾丰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禾丰旗下转投资公司出现掏空问题,而全家是少数全身而退的公司,当时担任总经理的潘进丁获得日方肯定。2002年,全家顺利挂牌上柜,更让日本全家对潘进丁完全授权。
潘进丁好学不倦,长年阅读书报杂志,尤其是日文信息,以了解世界各国最新的流通业情况,精准掌握流通业的未来趋势,加上全家20年来的成就,让日本人更相信其专业决策,放心交给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