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收藏:莫把包浆当污垢

荆楚网地名乱象武汉竟有“黄泉路” 洪山广场封闭施工三年不开放 黑的扎堆开口报价有名堂 “练级”店获首张网络经营执照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鉴定中有一个术语,每一个喜欢家具收藏的人都挂在嘴边,叫“包浆”。什么叫包浆呢?文物表面由于长时间氧化形成的氧化层,过去古董界称为“包浆”。
     不仅仅是对家具,包括对其他门类的古董都这样叫。南方人叫“皮壳”。民国时期也叫“宝浆”,像宝贝一样闪着一种幽暗的光泽。包浆后来被以讹传讹,很多人认为它是一种污垢,就是古董表面的一层脏。今天很多人的收藏标准就是没有包浆不要,非得要那层包浆。因而现在很多古董上的包浆,一看就是糊上的泥巴。
     走遍全世界所有收藏中国家具的博物馆,比较著名的法国集美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费城博物馆、波士顿博物馆,这里的每件家具都干干净净,体现了中国明清两代最高的生活品质。你不能想象,四百年前的中国人使用的是如此精美漂亮的家具。那些泥和脏,不是家具先天的东西,属后天做旧。它和真正的包浆是两回事,不能代表真伪。
     那么,家具的包浆应不应该保存呢?应该保存。过去二三十年前的修复,对包浆的保护程度确实不够。过去买件案子回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烧碱水。那时也不用洗衣粉,把一大块碱放到水里,烧开了。然后直接把家具卸开,拿碱水使劲刷,把所有的脏都刷下去。这样一来,对它表面形成的氧化层,难免会有一点儿破坏。而现在有很多新机器,比如英国有种超声波机,跟洗牙似的,很容易就洗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