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美输华大豆有安全隐患 初生牛犊不怕虎。1994年6月8日,活泼可爱的“花花牛”诞生了,标志着花花牛冷制食品厂投产。从那年起,“花花牛”牌冰淇淋畅销河南,迅速家喻户晓,带动了乳品销售的快速增长。 花花牛的前身——河南省乳牛繁殖场初建于1955年,那时就开始从事乳品的开发研究和生产。1956年,河南第一瓶巴氏杀菌奶上市,结束了我省只有散奶的历史。 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膳食结构、消费意识的转变,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1988年花花牛公司开始到上海、北京、南京等地考察酸牛奶设备。当年10月,酸奶试车一次成功,填补了我省无发酵乳的空白。 50多年来,花花牛公司从第一瓶牛奶和第一盒冰淇淋做起,年产值已超过3亿元,成为河南乳业的龙头企业,忠诚的消费者近2000万人,带动3000多户奶农走上了致富道路! 建厂初期,花花牛乳品加工仅在一个80平方米的消毒室里进行,1987年才筹建了一个960平方米的乳品加工车间。1994年新建冷制食品厂生产冰淇淋,“花花牛”产品开始走出郑州。 2000年新建设计日加工能力200吨的乳品一厂投产,2002年新建设计日加工能力200吨的乳品二厂投产,从此,花花牛已进入中国乳业的先进行列。去年,设计日加工能力600吨的新郑花花牛公司投产。 今年,新郑花花牛公司与漯河传家宝乳业成立漯河花花牛公司,并共同出资扩建设计日加工能力600吨的新厂,标志着花花牛已成为中原乳业的“航空母舰”。 奶粉事件重创了中国乳业。面对乳业空前的危机,花花牛公司认为,行业格局的改变将为区域性乳制品企业带来新机遇。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花花牛品牌在河南有三个乳品企业在使用。奶粉事件发生后,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郑州花花牛和新郑花花牛两个企业的产品销售已整合在一起,作为特殊时期的一种临时措施。专业人士分析认为,花花牛必将进行资本层面的大融合。 如今,花花牛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献有自己的设想。他们已整合了销售资源,三个“花花牛”变成生产加工基地,走出了第一步。下一步要把郑州、新郑和漯河三地花花牛资本重组。第三步拟引进战略投资者,力争用2~3年的时间,实现销售收入的翻番,达到8亿元~10亿元,让花花牛上市。 “再用2-3年的时间力争让‘花花牛’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跻身于中国乳业液态奶十大品牌行列。”花花牛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