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需带动09全球市场国内液晶反超CRT

2009年全球液晶电视需求上调至1亿2700万台

  “雷曼事件(Lehman Shock)”后,DisplaySearch曾经把2009年的全球液晶电视需求大幅下调到了1亿2000万台,但此次又将数字调升到了1亿2700万台,比上年增加21%。

  由于2009年第一季度电视价格持续下跌,曾经担心市场不振的发达国家的需求也实现了稳定增长。最为典型的是CRT电视向液晶电视快速换代的中国市场以及以美国“沃尔玛”为代表的折扣店需求的快速增加。

  2009年中国液晶电视需求为2360万台,比上年猛增76%

  2009年中国的液晶电视需求预计将比上年增加76%,猛增至2360万台,液晶电视将首次超越CRT电视(图1)。中国市场在全球液晶电视需求中所占的份额在2009年也将上升6%,猛增至19%,估计到2012年将达到21%,超过北美成为最大市场。

图1:中国电视市场显示器技术别需求预测横轴为年份。RP为背投电视。DisplaySearch数据


  眼下,带动液晶电视快速增长的最大原因是2008年下半年后,以液晶面板价格快速下滑为背景,中国国产品牌液晶电视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除了以往的沿海和大城市富裕层外,内陆和中小城市的普通市民也开始爆发性购买液晶电视(图2)。

图2:中国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与增长率变化 Y/Y为上年同期比。DisplaySearch数据


  对于中国政府推进的“家电下乡”政策的影响,DisplaySearch认为上半年影响有限,低于预期。这是因为,从5月开始,家电下乡的对象调低至3500元以下,虽然由此增加了32英寸液晶电视的对象机型,但随着液晶面板价格的回升,今后电视价格的降价速度将会放缓,对于农村和农民而言,目前的价位仍难以购买。

  2009年上半年,CRT在“海尔(Haier)”、“海信(Hisense)”、“创维(Skyworth)”、“TCL”等中国主要品牌的电视总供货量中所占的比例首次下降到了50%以下。电视品牌专卖店也完全转向了平板电视,CRT电视的时代可谓由此走向结束。

  唯一令人担忧的因素是估计在7月后液晶面板价格仍将持续上升。在32英寸液晶面板价格超过200美元的背景下,整条价值链吸收价格上升部分将趋于困难。中国国产品牌的液晶新机型也开始把定价提高到了3200~3500元(之前为2700~2800元)。

  中国今年的最大商战是10月开始的国庆节,如能把握这一时期,液晶电视需求还有望继续上升。2009年,继家电下乡之后,中国政府又推出了“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拉动内需的政策,所以中国市场的液晶电视需求依然坚挺。

  至于是良好的需求一直延续到2009年年底,还是由于面板价格上升对需求带来的影响逐渐无法吸收消化掉,这还需要在观察液晶电视市场的基础上,特别是留意中国市场的动向之后做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