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上海发展 长三角城市商业地产“大爆发”
“杭州之所以排在城市榜的第一名,是因为商务成本相对北京、上海要低许多。但杭州商业地产的交通优势很大,区域优势非常明显,与上海距离较近,并且是民营资本的集中地点。”《福布斯》中文版主编周鹏告诉记者。
“2006中国大陆商业城市榜”的排位名次更多是反映出当地商业地产的投资成本和商务地产的办公成本,商务办公成本越低的城市排名越靠前,之间的关系则相反。
“商业城市榜的排名也真实地反映了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周鹏认为,从整个长三角来看还有很多的投资潜力,浙江有充足、丰厚的民营资本作为支撑,江苏则有大量的跨国企业进驻投资。而其商业地产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又是鸡与蛋的关系,商业地产的成本越低,吸引投资者的机会就越大。
长三角压过珠三角
9月,《福布斯》中文版推出了“2006中国大陆商业城市榜”,此次研究、评选的对象是中国大陆的661个城市。通过劳动力指数、高级人才指数、经营成本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收入增长率指数、客运指数等8个指标的评比,杭州位居排行榜第一,取得了城市商业功能第一的称号,上海则位居第三。
在排行榜的前10位排名中,长三角城市占据6席,分别是:杭州、上海、无锡、宁波、苏州、南京,珠三角城市群则只有广州在其中。而在前20名中,位于长三角的绍兴、常州、温州、台州也相继入选,浙江在全国商业城市百强中居然有19个城市入选。长三角城市继续毫无悬念地成为2006年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的主角。
相关专家指出,长三角的城市商业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接下来仍会是国内外商业地产投资者的首选区域。
从整个长三角来说,近年来商业地产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上海在行置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顾问姜新国认为,此次商业城市排行榜长三角城市唱主角,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长三角区域人群收入的提高、消费人群的集中,形成了区域效应,商业盈利状况趋好。第二,长三角是国内宜居区域,大量异地人口的进入促进了商业地产的繁荣。第三,长三角区域是国内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域,大量的游客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长三角一些经营成本相对较低的二三线城市更具市场发展后劲。”《福布斯》中文版市场主任张小华表示,同时受益于长三角陆路交通网络建设的影响,二三线城市在位次上有相对明显的提升,比如南通和嘉兴。而杭州、无锡分别是浙江和江苏两省最为耀眼的明星,分列榜单的第1名和第4名。前者基于传统行业应用而滋生的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有着同样理想城市的楷模;后者对IC产业和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日见成效。更为可贵的是,民营资本和外商投资对这两个城市支柱产业的渗透超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