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商家8天共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
——节庆活动异彩纷呈,消费高潮迭起。节日期间全市举办了“天津第二届购物节”、“中华名小吃展”、“天津国际汽车贸易展”、“出口商品展卖”、“珠宝翠玉拍卖”等十多项大型节庆活动。金街、小白楼、古文化街、鼓楼、滨海新区解放路等商圈和综合性商业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商贸主题活动和各类促销活动近千项,满足了不同层次节日消费需求,营造除浓郁的消费氛围,吸引本市居民及北京、河北和中外游客休闲消费。人气最旺的金街商圈日客流量达到创纪录的90万人次,比平日翻了一番。带有国庆概念的国旗、纪念徽章、明信片、邮票、文化衫和音像制品以及伟人传记类“红色商品”备受热捧,销量比往年翻了两番。时尚珠宝商品消费激增,彩色宝石、欧式经典元素、自然精巧风格的珠宝受到消费者推崇,黄金周期间,各大商家珠宝首饰销量增幅达45%以上。天津国际汽车贸易展观展人数超过30万,现场售车3600多辆,交易额4.6亿元,较上届展会增长30%,观展人数、成交额均创历届新高。安全性、豪华车、外来客成为国庆我市车市的新亮点。
——特色商业街成为新亮点,休闲消费聚客流。今年陆续建成和改造提升开业的19条主题鲜明、风格迥异的特色商业街提升了城市消费品位,丰富了节日消费市场,有力拉动人流物流资金流,成为全市节假日消费的突出亮点。节日期间各大特色商业街共接待客流700万次,销售额实现8000万元,同比增长20%。节日前夕新开街的津湾广场气势恢宏,极具异域风情,广场上举办的音乐、舞蹈等大型户外演出和互动体验活动,每天吸引近两万名游客尽情领略24小时不夜城的风采。提升改造一新的鼓楼商业街每天客流量达10万人,同比增长一倍多,其中南街海鲜广场每天来品尝海鲜的游客达2000多人,客流比节前增长25%。滨海新区北塘集装箱海鲜街吸引了大量北京、河北等地客人,出现一桌难求的场面。意式风情区的新意街西餐街彰显出浓郁异国风情,已成为国内外游客来津的必游之地和市民休闲就餐的好去处。1902小白楼欧陆风情街、估衣街、南市食品街、水上北路餐饮街和上古美食城等也都吸引了众多游客购物观光,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
——百货业和超市人气旺,销售大幅增长。各大零售商场、连锁超市提前准备,积极调整商品经营结构,各类促销活动和延时经营,吸引人气,拉动各类商品全面热销。节日期间,劝业场、中原百货、友谊商厦等20家大中型百货商场销售额达3.8亿元,同比增长在32%以上。金银饰品、服装、食品、烟酒、蔬菜水果以及休闲体育用品、数码产品、通讯器材、家用电器等商品全面增销。友谊、海信等高端店加大对众多国际一线品牌营销力度,仅友谊六家店销售额过亿元,同比增长46.4%,假日拉动效应十分明显。华润万家、家乐福、人人乐等11家大型连锁超市的生活日用品和蔬菜、果品、水产品、休闲食品等节日商品销售也十分火爆,8天销售2.1亿元,同比增长26.6%,比平日增长1倍以上。国美和苏宁的家电销售在以旧换新、家电下乡政策拉动下增幅达57.5%,销售额实现11.8亿元。农村节日市场保持旺销,应季食品以及家装、家电、服饰的销售出现高潮,据统计全市有农业区县监测的百货和超市销售同比增长30%。
——传统佳节餐饮火爆,饭馆酒店增幅最高。传统中秋佳节首次与国庆长假融合在一起,婚宴、家宴、朋友宴呈现集中消费高峰,节日餐饮市场出现近年最为火爆的场面。据对本市45家大中型餐饮企业调查显示,节日期间共实现营业额近5800万元,同比增长43.8%。其中接待消费者预订5万桌,同比增长1倍以上。仅我市锦绣江南五家连锁店中秋当天就销售800多桌中秋宴。婚庆集中消费带动效应明显,受建国60周年大庆和中秋双节影响,节日期间结婚人群比去年大幅提高,不仅带火婚庆公司、鲜花市场以及黄铂金饰品销售,也使饭店酒楼的婚宴销售额增长40%。节日期间,我市餐饮市场逐步显现多元化消费趋势,比萨店、烧烤店、寿司店以及港式茶餐厅、冰淇淋餐吧、咖啡餐吧等更为休闲的新兴餐饮模式也倍受市民喜爱,销售额也有较大增长。此外,随着城市整体面貌的快速提升、海河游、滨海游等商旅品牌的持续培育,使城市吸引力快速提高,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在带动消费的同时,拉动了我市宾馆酒店入住率的提升。
与此同时,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商品丰富,品种繁多,价格总体稳定,特别是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没有大的波动,据对15种粮油肉蛋价格监测,节日与节前相比下降的8种,持平和微涨的7种。老百姓普遍反映今年两节市场集中体现了国泰民安的大好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