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板块机遇:带动上海非CBD甲级写字楼市场
总的来说,上海世博会对于上海新房市场的直接影响并不太大,为迎接世博会而进行的一系列市政基础建设大大改善了上海部分城区的城市生态和居住环境,有效助推了世博板块住宅楼盘的成长与发展。
上海世博会从申办成功到开幕在即走过的8年间,正是上海房地产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的8年;世博作为利好因素也已经被炒作了几次三番。但据了解,真正属于世博板块的新房并不多,浦东园区周边只有上南花城和中星雪野家园等极少数楼盘。在世博会申请成功之前的2002年早期,中星雪野家园和上南花城房屋单价均在5000元/平方米上下;到了2002年的年末,两楼盘均价直接翻了一番。而目前,两个小区都只有二手房出售,90平方米左右两房两厅的市场挂牌价格都在200万元上下。根据统计,属于“世博购房圈”的楼盘浦东加浦西共达12个,其中以浦东上南和三林地区为最多,浦西只有2个。目前,这12个楼盘的均价都已超过了2万元/平方米,而且多数楼盘均已售罄。
2010年的市场价格与2002年的价格相比,虽然因产品、地段、位置的不同不可同日而语,但世博及其连带作用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
谈起上海世博会对于世博园区周边板块的影响,位于浦东三林的“尚东国际名园”的销售经理张先生并不认为世博会本身对于上海楼市有多大的带动作用,反而更多地体现在上海世博会所带来的一系列联动效应上。
张先生说,就浦东三林地区而言,作为世博的辐射区,最大利好因素莫过于世博配套设施的建设,比如城市生态绿地、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等。如果没有世博会的带动,三林周边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完工并不会进行得如此迅速,比如目前已经建成的轨道交通6号线、8号线以及即将建成的中环线浦东段。这些基础设施完善所带来的便利性才是推动三林地区房价上行的直接因素,而这一切都与世博密切相关。张先生认为,“世博会在为市场加分,但究竟能加多少分难以判断。”
金地上海公司浦东项目部总经理助理宋家泰也持类似观点。宋家泰认为,随着上海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世博会为上海楼市的成长添加了一份催化剂。世博会作为一个历史契机,大大加快了上海市政建设的步伐,推动了上海行政资源配套的逐步完善。
宋家泰说,在世博会的推动下,上海各项市政规划和建设提前完工,居民生活居住的幸福感和城市的现代化程度都有所提升。过去“物以稀为贵”的轨道交通房,目前已经“遍地开花”,区域公共交通的条线优势日益转化为平面优势,打破了原有少数楼盘垄断地铁的局面,从而更有利于促进区域市场价格的平衡,消除城乡区域的差别,进一步加快上海城乡一体化的步伐。“世博带来了整个城市的溢价,房地产市场的溢价也是理所当然。”
关于“后世博”的发展,宋家泰也认为,相对于北京是传统中国城市形态的代表,上海则是国内国际化城市形态感最强的代表,上海世博会提供了一个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重新认识和发现上海的好机会。有了这么多人在认识、了解和重新发现上海,虽然有相对密集的宏观调控政策出台造成的成交量萎缩,但上海“后世博”的楼市发展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