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楼盘接连登场国内市场 买家看重升值潜力

内地多城市出台的“限购令”限制了本地住宅市场的投机活动,驱使更多内地投资者转移至海外房地产市场。在今年的CILPS第五届中国国际高端物业展上,有海外20多个高端房产项目到场参加。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海外楼盘推介会也是层出不穷。瞄准内地买家由于受到政策调控而被抑制的投资需求,乘虚而入抢夺内地投资客源,是这些海外豪宅此次中国之行的重要目的。这些海外高端楼盘,价格上与内地顶级豪宅不相上下,但由于海外许多市场经济仍旧低迷,贷款不足,因此买家能够以优惠的价格及条款购买物业,而且产品附加值高、未来升值稳健,因此受到一些国内投资客的欢迎。

海外楼盘接连登场

“原本是想趁着市场调控后的低迷,在上海黄金地段再买一套房子。”在日前举行的CILPS第五届中国国际高端物业展上,来自浙江温州的徐先生对记者说,“今天看了看参展的国外项目,感觉机会也不少,有些甚至还能兼顾移民,投资价值还是很大的,所以我打算关注一下。”

本届国际高端物业展,共有海外20多个高端房产项目到场参加,包括英国最大的房地产集团Berkeley在伦敦的地标公寓,澳洲MULPHA Group在黄金海岸集居住和度假为一体的高端综合性社区,新加坡Far East在新加坡东海岸开发的银海公寓,日本三菱地产于东京的顶级公寓麻布台、神奈川县箱根温泉别墅、芦花公园,泰国海景及山景别墅——华欣豪华海滨别墅等。其中,日本项目是首次参展。此外,全球顶级的代理行高力国际和莱坊国际也携带自己代理的项目前来参展。

事实上,从年初开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已经开始频繁出现海外房产项目的投资推介会,其中包括英国伦敦豪宅NEO Bankside项目、新加坡吉宝湾项目、香港山顶道20号大屋等。来自美国的房地产销售代理美亚集团今年向国内推介的海外楼盘,仅澳洲项目就超过100个,另外还有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多国的楼盘。在2010北京春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上,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塞浦路斯、泰国等众多国家的60个项目参展,其中有不少是豪宅、甚至是顶级豪宅。

市场庞大前景看好

越来越多的国外房产项目来国内吸金,无疑是看中了国内日益增长的购买力。

据了解,英国伦敦NEO Bankside项目7月底在上海举行的推介会吸引了百余人参加,已有4组买家飞到伦敦考察,随后有来自上海、浙江等地买家已经出手,效果大大超乎预期。8月下旬北京一场小型的马来西亚吉隆坡精装公寓展,周末两天共有20多套房源被认购,单套价值在人民币200万至800万元不等。悉尼的高端别墅在北京推介,第一天就吸引了70多人前来咨询,随后有两套预定。

来内地进行推广的海外项目负责人也纷纷表示,内地客户比例日渐增多。香港置地集团公司香港区住宅物业负责人介绍,在香港置地的上林项目客户中,大约有40%左右来自内地。在最近接待的客户中,更有60%都来自内地,这些人分别来自于北京、上海、广东、杭州等地。吉宝置业新加坡住宅房地产负责人表示,目前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投资型购房者对新加坡住宅抱有浓厚兴趣。吉宝湾的买家中有50%是外国人,其中的10%则是来自中国。

第一太平戴维斯住宅销售部助理董事陈彦辛表示,目前楼市调控政策已经打压了内地投资需求,但手中持有多余资金的投资者仍然偏好于房地产,此时海外房地产市场就受到了青睐。此外,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也使得中国买家可以较低价格购买到海外房产。就在9月1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升131基点,达到6.7378,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纪录。

买家看重稳健升值

和国内房产投资相比,国外许多国家房地产的稳健增值受到投资客的认可。

“在上海,投资400万元,一年的租金可能只有10万元。而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一套MIU大学附近楼盘50平方米的公寓,总价也售400万元人民币,但一年租金却可以达到23万元人民币。从投资收益率上看,纽约要比上海高。”美国富顿集团营销总监刘育秀介绍说。

一些中介机构这样分析去海外进行房产投资的人的心态:虽然国内不乏投资空间,但前期房价的涨幅透支了未来升值空间,增值后劲不足。而在国外,房子很少在一两年内翻番,大多是5到7年内价值翻番,升值稳健。

另一方面,在价格上,海外豪宅也很具诱惑力。在第五届中国国际高端物业展上展出的各个海外项目中,日本的别墅均价在每套1000万元至1500万元人民币,美国曼哈顿中心区的高档公寓在每套1500万元人民币,这一价格基本上与国内顶级豪宅相当。

相反在其他很多方面,海外豪宅更有优势。比如在贷款上,很多国家并无首付比例限制,可以办理成数较高的贷款。对于贷款以外的房款支付,不少国家还允许在交房前分期付齐。像吉宝集团的新加坡项目吉宝湾,买家买房后还能参加吉宝湾滨海俱乐部,享受到驾驶游艇等服务,这是内地豪宅所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