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潜力巨大 产量市场空间逐年上升

    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2005年,中国在产的铝挤压厂650家左右,挤压生产线约3000条,铝挤压材总生产能力570万吨,2005年铝挤压材产量406万吨。

    企业数量、生产能力、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已成为世界铝挤压材生产大国。并且经过近几年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市场调节,挤压厂数减少,产品出口增加,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铝型材出口和净出口国家。2006年出口量达到了创纪录的68万吨,占世界铝型材出口总量的45%以上,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铝型材生产基地。虽然我国已成为铝型材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与世界铝型材生产强国间的差距还很大。我国铝型材消费还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占总消费量的75%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如日本和北美,其建筑型材消费量分别占总消费量的62.5%和44.5%。这种差距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建筑业的篷勃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在工业铝型材的生产、开发和应用方面的不足,同时也预示着我国工业用铝型材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产量逐年上升一般来讲,工业铝型材是指除建筑门窗、幕墙、室内外装饰及建筑结构用铝型材以外的所有铝型材。

    工业铝型材有部分是通用材,断面相对比较简单,如角材、槽材、丁字型材等,但更多是专用材,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用材,有些更是薄壁、宽高比大、长度可达20多米,不但对性能要求较高,而且对断面公差、平直度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工业用铝型材主要为6XXX、7XXX系合金,热处理状态大多为T5和T6,绝大多数产品不需要表面处理,但对合金成分、尺寸精度、机械性能和表面质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属于挤压型材领域内高技术含量产品,对生产工艺和设备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工业型材的生产技术也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铝挤压生产水平。随着铝挤压材加工新技术的研发(如难变形材料加工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工业铝挤压材的应用越来越广。在工业用铝挤压材中,型材占了很大的比重,使用遍及各行各业。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交通运输业用型材在工业挤压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大型轨道车辆型材质量要求高、生产难度大,更代表着挤压生产的先进技术水平。国内铝挤压材从上世纪末开始进入产量大幅增长时期。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00年至2005年,国内铝挤压材产量年均增长超过35%,其中铝型材产量约占85~90%,成为铝加工材中增长最快的品种。2005年,我国铝挤压材表观消费量为375万吨左右,其中建筑、交通运输和机械制造行业的消费仍位居前三位,其对挤压材的需求约分别占65%、12%和10%。

    大挤压机数量居世界第一我们一般称挤压能力≥50MN的为大型挤压机,能力≥80MN的为特大型挤压机。我国最早的大型挤压机是上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引进的2台50MN水压单动挤压机,随后在70年代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了125MN和80MN水压双动挤压机,这些挤压机主要是为生产军工产品而设计的,并不适合生产工业铝型材。90年代中期,开津铝合金厂从意大利引进了55MN油压单动挤压机并配套成适合生产工业型材的生产线,这是我国第一条大型工业型材挤压生产线。本世纪初,随着轨道车辆轻量化的发展,车辆型材的需求已提到议程上来了,首先是西南铝把原来的80MN水压机改造成油压机并配套成适合生产大型工业材的特大型挤压生产线,吉林麦达斯(原辽源泉铝材厂)也建成了75MN大型工业材生产线。

    随后,山东丛林集团也建成了90/100MN油压双动挤压生产线和80MN油压单动挤压机生产线。辽宁忠旺不甘落后,分别从西重所和大重订购了125MN75MN和55MN挤压机,形成了3条大型挤压生产线,主要用于大型管母线、车辆型材和其它工业型材的生产。辽源利源、台山金桥、广东兴发、广东亚铝也相继建成了60MN挤压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