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天津进入城市综合体时代 盘点八大地标
2011年,天津进入城市综合体元年,市场迎来又一轮城市综合体项目井喷:现代城2期、和黄都会轩、昆仑中心、天津大都会、红星国际、嘉里中心、熙汇广场、YOHO湾、中铁国际城、海昌中心、远洋国际中心,未来三年内天津将至少新增12个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天津城市综合体,在2011年出现爆发性增长,那么,天津早年为何没能出现综合体热?天津早期的城市综合体有哪些?它们现状如何?本期《蓝地产》将为您细数天津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综合体。
最早的城市综合体——天津中心
南京路第一高度的天津中心虽然在2009年才正式投入使用,但可谓是天津最早的城市综合体。由于开发商资金链问题,项目陷入了长达11年之久的烂尾期。直至2009年末被海航集团以总价20.02亿元收购后,天津中心才正式进入招租期。
最成熟的城市综合体——津汇广场
天津津汇广场是一个集大型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和国际五星级酒店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大厦,也是最为成熟的城市综合体。自2001年底LaVita商场部分竣工投入使用后,津汇广场便成为南京路商圈的地标建筑,是继国际大厦之后天津为数不多投入市场的甲级写字楼,因而大受驻津知名公司的追捧。
南京路下一站地标——天津现代城
与隔南京路相望的津汇广场相似,现代城也是采用分段开发的方式运营,借南京路传统商圈的优势先行开发运营购物中心。项目C区与E区落成后,现代城分别引进了伊势丹与乐宾百货两大品牌,与南京路南侧的La Vita和米莱欧百货分踞南京路百货业态半壁江山。
首个非核心地段综合体——融创奥城
融创奥城在项目初期,并未以其商业部分为主打,直至2007年易买得超市进驻奥城商业广场,融创才开始正式运营整个项目的商业体。随着奥城本身55万平方米住宅的陆续入住,以及周边高端社区人气的积累,以融创奥城为核心的奥体商圈逐渐成型。
两个黄金商圈交汇——君隆广场
君隆广场位于南京路商圈与小白楼商圈的交汇点,总建筑面积171000平方米。由于处于小白楼商圈与南京路商圈的衔接处,它更多的浸染了小白楼的商务氛围。因此该项目最早竣工并投入运营的乃是其写字楼和公寓部分,五星级酒店威斯汀也已投入运营。
老城厢商圈首个综合体——铜锣湾广场
铜锣湾广场是老城厢商圈最早投入使用的综合体,拥有超过17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目前进驻有欧亚达家居以及远东百货,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的住宅区也已经全部入住。但由于项目的建设进度大大超前于政府对老城厢商圈的改造进度,因而运营状态一直不甚理想,目前尚有6.6万平方米的五星级酒店尚待引进品牌进驻。
老城厢综合体新生代——中粮天津大悦城
总建筑规模50万平方米的中粮天津大悦城,是老城厢商圈开工的第三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涵盖国际五星级酒店、国际甲级写字楼、一站式购物中心、酒店式服务公寓和住宅等多种业态。由于项目周边环境趋于成熟,因而并未采用分段开发分段运营的方法。
天津城市综合体时代标志——河东万达广场
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2009年5月开工,2010年12月投入运营。万达模式快速简单复制的优越性,在河东万达广场项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从2009年河东万达广场开始,城市综合体开始成为天津商业地产关键词。
记者手记
“综合体”见证城市发展与商圈进化
通过对天津城市综合体开发历史的盘点,我们不难发现,城市综合体的兴衰就是项目所在商圈的兴衰史。而新生城市综合体的分布方向就是城市的发展趋势和新商圈的进化方向。从2000年之前天津中心与欧嘉华大厦的烂尾,到2010年两项目重新焕发生机,昭示天津商业地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铜锣湾广场在老城厢商圈的步履维艰,到三大综合体共同亮相,预示着老城厢商圈的复兴;从早期城市综合体仅出现在传统的南京路商圈,以及融创奥城的7年成长,到河东万达广场的一年快速成熟,标志着天津新商圈进入快速形成期。
开发区泰达MSD、空港YOHO湾、响螺湾海昌中心、友谊路昆仑中心、河东红星国际、南站嘉里中心、六纬路中粮大道、六纬路万达广场、南开熙汇广场、南开天大科技园、西站水游城、红桥陆家嘴。进入2011年,更多规划中的城市综合体将陆续亮相,天津商业地产进入城市综合体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