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传统零售业务发展情况调查

  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关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网购用户规模达2.47亿人,同比增长21.7%。预计2013年底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将达到3.1亿人。截至2012年12月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达13205亿元,已占到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预计2013年全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则有望达到18155亿元。这也或许意味着电商改变零售业格局的开始。

  势头迅猛的电子商务也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两会上,包括张近东、马化腾、孙尧和徐晓兰等在内的多位人大代表纷纷提出了电子商务发展相关提案,主要涉及到电商发展支持政策、电商法制化、电商基础建设等方面。从提案的内容来看,政府和企业领袖们正在努力使得中国的电子商务建设更加完善,而各行业电商化也将成为趋势。

  2012年被公认为电子商务元年,而2013年则将是传统零售业变革的关键年,以苏宁、国美为代表的线下零售巨头纷纷加码电子商务。王府井百货再战电商、红星美凯龙成为电商拓荒者,为了抢占电商市场,传统企业纷纷使出浑身解数。

  虽然传统企业向电商倒戈的迹象正在逐步扩大,并且苏宁、国美、银泰、新世界、沃尔玛等也早已纷纷试水探索电子商务,但对于中国90%以上的传统企业而言,电子商务还是一个既陌生有熟悉的商业模式。

  对于他们来说,电子商务并非只是建一个销售型网站,也不仅仅是利用搜索引擎等营销渠道做简单的推广,而是一个复杂的电商运营体系。企业涉足电子商务常常需要面临技术瓶颈、团队组建、客户服务、商品线上管理等难题。相关数据统计,每年至少有2万个电子商务网站上线,但同时也有近1.5万个网站关闭。

  对传统企业而言,开展电子商务除了自建团队以外,还有更适合的道路,比如联合运营、整体外包等形式。从2010年开始,电商外包服务概念被越来越多人所知,包括摩托罗拉、乐高、中粮、红蜻蜓、龙泉宝剑等知名品牌也纷纷选择与外包服务商合作,通过曲线救国的形式布局线上销售渠道。

  其实电商外包在中国已存在多年,但一直作为幕后英雄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外包服务商一般会向传统企业提供渠道规划、网站建设、电商运营、营销推广、客户服务、仓储物流等服务,帮助企业快速进入互联网,高效地开展电子商务业务。2011年至2012年,电商外包逐渐成为传统企业、电商平台、风险投资和政府机构的宠儿,他们所服务的不仅仅是企业客户,更是整个电子商务行业。

  如今,电子商务外包服务企业在中国遍地开花,各省份都有了代表性的服务商,为各地区传统企业提供服务。易观国际前不久发布的报告显示,北京地区代表企业有兴长信达、北联伟业、瑞金麟,江苏地区有南京速商在线,浙江地区有杭州熙浪、杭州网营,广东边写边看、易积电器、小冰火人,上海地区有宝尊、四海商舟,福建地区有厦门又一麦。

  电子商务全线压境,传统企业忙着转型,电子商务发展到如今已是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否能顺利触网也将成为未来零售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3月8日下午消息,受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中国出口形势好于预期和进口下降的提振,中国2月份出人意料地实现贸易顺差。
  
  中国2月份出口较上年同期增长21.8%,增速低于1月份的25.0%,但远高于经济学家预计的5.0%,对于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
  
  出口数据的强劲表现推动2月份中国贸易顺差达到152.5亿美元,多数经济学家此前预计中国会在2月份发生逆差。
  
  渣打银行(StandardCharteredBank)大中华研究主管王志浩(StephenGreen)表示,现在越来越难否认中国出口的强劲复苏。
  
  Green称,中国的出口数据也是全球需求转好的一个迹象,只不过眼下还难以找到另外一个出口数据像中国一样出色的新兴市常
  
  但经济学家们表示,由于长达一周的农历新年假期的缘故,解读1、2月份数据有一定难度。农历新年期间,中国工厂普遍停工,农民工大批返乡,但节前通常会加班加点地工作,因此一年当中这个时候的数据可靠性较差。中国今年的农历新年在2月中旬,去年在1月份。
  
  高盛(GoldmanSachs)经济学家宋宇表示,中国2月份出口比预期强很多,但他认为这么快的增长步伐难以维持。
  
  宋宇说,中国出口从去年9月份开始回暖,外部需求环境也不太差,但不足以维持2月份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
  
  去年大部分时间,中国经济增长受到外需低迷的拖累,但中国经济在去年最后几个月实现了反弹。去年第四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反弹至7.9%,在连续七个季度增长放缓后首次实现提速。此后,中国经济复苏形势喜忧参半。2月份反映中国制造业状况的两项前瞻性指标继续处在扩张区域,但较1月份有所回落。2月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1月份的50.4降至50.1,汇丰(HSBC)中国制造业PMI从1月份的52.3降至50.4.
  
  与此同时,通货膨胀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周二在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定在更低的水平,这显然说明,尽管目前通货膨胀依然温和,但政府已开始警惕今年晚些时候通胀升温的风险。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中国2月份进口下降15.2%,经济学家的预期为下降10%。
  
  中国2月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长15.7%,对欧盟出口增长了16.5%,但对日本的出口和进口分别下滑了6.5%和36%,这反映了领土争端给两国政治关系带来的影响。

  目前国际上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在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些新的开放措施出台,对外开放这个角度目前是停滞不前的。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今天表示,他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中国完全做到对于入世的承诺,中国要坚持和平发展,未来将要进一步开放。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今日举行记者会,陈德铭在被问及对“中国入世以后没有新的开放举措”说法的看法时表示,他不太同意这种的说法。他说,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要学习更加积极主动的扩大开放的战略。事实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11年多,中国完全做到对于入世的承诺。
  
  陈德铭表示,在入世以后表示要地尽快参加政府采购协议(GPA),中国从2007年开始就申请参加政府采购协议,到去年是第四次出价,一次比一次更加开放。中国最近跟15个国家谈下了自贸区,跟13个国家谈新的自贸区等,这都是中国开放的表现。
  
  陈德铭说,中国要坚持和平发展,所谓和平发展就是,原来世界发展的平衡被中国的发展打破了,中国在更大的总量和更高的水平上创造了新的平衡。这种平衡就是中国和各国的关系必须找到利益的交汇点,是互利共赢的,不是互相相斥的。
  
  陈德铭表示,今后进一步开放会在几个方面着重做文章:一是拓展服务等新的领域开放。二是完善区域的开放格局,包括中国内陆的开放、沿边的开放等等。三是促进对外贸易平衡的发展,就是坚持稳定出口、扩大进口,进出口保持平衡,或者基本的平衡。四是坚持资本项下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共同发展,而且在当前情况下,中国特别要更多的注重“走出去”这方面的工作。五是参与全球的经济治理,包括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包括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包括创建更加公平的、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
  
  陈德铭说,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方面,中国有几个任务:一是和美国之间在进行的投资保护协议的谈判(BIT),双方在共同积极的推进。二是我们在中日韩、RCEP东盟加六国的自贸区中间也在积极的推进,也包括跟澳大利亚、海湾六国自贸区的谈判,中国跟冰岛、瑞士的谈判已经到了收尾的阶段。
  
  陈德铭表示,中国还会更进一步地扩大和一些国家、地区组织之间的自贸谈判,但是首先中国要推动多哈回合的早期收获。中国在参加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时,还要进一步和他们的成员磋商,争取能够早日参加,这些都意味着未来将要进一步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