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益中国行业微步:商业地产全产业链模式

但是,这些不是三益中国的全部。三益中国真正想做的是商业地产项目的服务平台——商业地产经营管理能力和商业地产资本管理能力。高栋正在跟基金谈合作,他希望:“未来三益中国的服务模式是由金融、资本来策动,以此形成一个循环的专业服务圈,从而改变三益中国的盈利模式”。
自城市综合体概念传到中国以来,它作为城市细胞在裂变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业内提供了公认的开发模型——住宅、酒店、可售型公寓等被变着法地组合。开发商借商业用途拿地,开发出可出售产品获得超额利润,再用所获利润贴补商业。但是,在国内,商业这个话题显然被延后了。如果没有城市综合体,没有开发模型,没有现金流平衡,没有自我输血功能,只能建一个购物中心,而且政府规定购物中心不能卖,怎么办?“回归商业本源。假如每个开发商只可建一个购物中心,而非城市综合体。那么只有一条出路——通过运营获得持续增长的租金,然后通过资本化实现终级价值——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三益中国院长高栋指出商业的成功跟运营成本息息相关。“不管当下的行业当中有多少嘈杂的声音,不管其过渡阶段还有多久,高栋都坚信,商业地产最终一定会回归其本源,回归商业的核心价值,回归运营。

运营,或将是第三极

当下的商业地产行业,变化多端。其运营管理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以万达模式为例,其前十年或者前八年快速扩张的天时是否还存在?下一个十年万达模式能否继续上演成功之举,都还是未知数。但是,有一点很显然,随着竞争压力的越来越大,以不变应万变的复制模版,将面临重大调整。精细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才是未来的可能。

随着项目开发诉求的不断变化,近年,持有型商业的开发比重越来越高。但是,为了平衡现金流,出售型商业还继续存在,但已不是开发商的终极目标。与此同时,金融资金平台的搭建是商业地产成功的重要环节,这已是不受任何质疑的公认。

现时的商业地产领域,已经从开发转向了全产业链运作。如此,运营成为这一转换中的重要软实力。一个行业的成熟,必须需要一些重要的指标来衡量。在商业地产行业,能否采购到合适、专业、高效的服务是其成熟的指标所在。高栋一直在寻找除除开发、金融外的商业地产发展中的第三极,“未来,运营也好,第三方服务也好,或将从开发企业中逐渐分离出来,发展成一个新产业,这个新产业也许就是商业地产行业的第三极。”

让全产业链打通各板块

近年,三益中国一直在忙着完善商业地产全产链模式——建筑设计,全程商管做运营及商业研究的融合,而且成效不错。最近,一知名开发商获知三益中国的全产链服务后,便来找高栋,希望能够将其6个商业地产项目的定位、招商、运营都打包给三益中国。该开发商计划将合同分四个阶段签——定位阶段、设计阶段、招商阶段、运营阶段。“定位、设计、招商、运营,压根儿不是四个阶段,它是四个模块”, 高栋当即指出。“四个阶段”,在三益中国全程商管词典中指的是开业前期、中期、开业筹备期及开业后,而上述每一个阶段中都包括定位、设计、招商以及运营。商业地产的第三方服务,是互相编织的过程,很难分离开来。但是,第三方服务的路上,障碍纵横。行业有着不少又好又强的策划公司,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策划不与设计结合,产品便很难落地;策划若不跟品牌和营运等资源结合,实现率就很低。因此,在商业地产发展过程中,策划行业已经逐渐被边缘化了。

回头看设计,照样不缺大牌。但是,若没有强大的甲方及其强大的整合能力,便没有成功的商业设计。商业设计本身不能成为商业地产开发运作中的独立模块。三益中国参与了无锡万象城的全程设计,虹口龙之梦一做更是6年,其中所经历的反复无以计算。

在商业领域,使用率当属一关键性的指标,它关乎坪效。通常,一个购物中心的使用率被控制在55%-65%。然而,在高栋做过的众多商业评审中,太多的设计构思将这一指标做成了38%、39%、45%……“如果想通过运营来实现租金的增长、资产价值的增长,对使用率缺乏基本的敏感度,显然是无法成行的”,高栋说。“再看另一个影响坪效的重要因素——消防。它被众多设计公司当做技术问题来处理。但是做过后期招商、运营管理就会发现,消防分区划分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是商业问题。往往就因为服务链没能打通各板块,从而导致了各板块连接不畅、融合度不高。”

让系统发话

这个行业缺第三方运营人才,缺人才团队的培养体系。“人固然重要,系统同样重要。做商管、做运营,一个人成不了气候。”三益中国最近研发了自己的商管体系——购物中心全程管理信息系统,从定位前期到后期营运,仅节点就列出了1000多个,只有靠强大的平台支撑才能让诸多的服务模块化、标准化;然后,再靠人的力量把商业做好。“这个行业不缺策划公司,不缺设计公司。但是,运营公司鲜见。喊口号的太多,拼刺刀的太少。”行业缺迫切需要第三方服务。目前,众多的二三四线城市的开发商刚刚进入商业地产领域,他们急需第三方服务的综合服务,需要他们来打通内部产业链,促进各板块间的互相了解。“当三益中国以全产业链模式做设计时,接触10个甲方,就有9个对商业运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过,运营真的是操着卖白粉的心,赚着卖白菜的钱”,高栋感慨,第三方运营的盈利模式有待修正。

商业地产全产业链模式,成全三益中国的行业微步

建筑设计,全程的商管,以及有商业研究,目前三益中国在旗下的三大板块。

2011-2012年,三益中国旗下的建筑设计院共接了100个城市综合体,其中60个购物中心。这些年,三益建筑设计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建立技术高地。三益中国的商业研究院掌握着全国商业地产项目运营中的70多万个数据,这些数据足以指导前期设计。与此同时,研究院还拥有1000多个品牌的所有技术条件。到这个点,商业地产的建筑设计已不仅仅是设计能力的问题,而是在考验对商业地产的了解度。唯有精确了解商业需求,效率才得以提高。否则,只能在不断地试错中慢慢摸索。

第二、三益中国的建筑设计建立了庞大的网络体系,每年可接1500多万平方米的项目,这为跟开发商合作商管研究创造了机会。

但是,这些不是三益中国的全部。三益中国真正想做的是商业地产项目的服务平台——商业地产经营管理能力和商业地产资本管理能力。高栋正在跟基金谈合作,他希望:“未来三益中国的服务模式是由金融、资本来策动,以此形成一个循环的专业服务圈,从而改变三益中国的盈利模式”。

不管怎样,这是三益中国的一大步,也将是这个行业的一微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