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心进入商业时代 打造岛城新一代商圈

从2007年万科开发大山村改造项目开始,青岛“新都心”的概念从提出到成型已经历时六年。从最初的大山、双山、保尔等的旧村拆迁改造,到后来万科城、中海清江华府、海信淮安郡、德馨筑家等项目的群雄逐鹿,新都心的开发一直是以居住项目为重点。到六年之后的今天,随着万科广场、和达中心城、保利双峰商业广场等商业项目的陆续入市,新都心开始进入商业时代。
 
住宅时代
 
新都心的提出和建设,背后一直伴随着国内开发商龙头万科的身影。
 
万科在2007年将进入青岛市区的第一个项目落子原四方区重庆路边的大山村,开发了万科金色城品项目。在当时,万科提出了借鉴日本幕张新城开发的成功经验,依托北岭山、嘉定山自然生态资源和大山村及周边区域开发改造,打造青岛新都心的理念。这一理念与当时谋求城区改造新模式的四方区政府不谋而合,四方区政府随即联手万科在原四方区东部打造新都心区域,在规划中也提出了区政府东迁、建设核心商务区等概念来提升新都心的区域价值,四方区的新都心建设指挥部更是与万科的项目部一同办公。
 
之后,建设大型商业广场、五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等也频频提上新都心的规划和建设议程,而地铁一号线的建设更是让新都心的区域价值飚升,吸引了众多的开发商来此落子布局。随着2012年底青岛市行政区划调整中,原来的四方区并入市北区,新都心的身价更是倍增。
 
到2013年,进入新都心区域的开发商达到近十个,包括万科、中海、保利等国内房产大鳄,以及青建、海信、海尔等青岛本土的实力开发商。其中仅万科一家就在新都心区域开发了万科金色城品、万科城、万科蓝山三个住宅项目和福州路万科中心一个商业项目。万科董事长王石甚至在万科城项目奠基时亲临现场,可见万科对新都心的重视程度。
 
截至到2012年底,包括回迁房项目在内,新都心区域内的开发楼盘达到十多个,基本都是住宅项目,体量超过万套,成为青岛市区又一片集中居住区。
 
商业时代
 
2013年,随着万科广场、和达中心城、保利双峰商业广场等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新都心开始由住宅时代迈入商业时代。
 
其实早在新都心概念刚提出的时候,万科进行着新都心的住宅开发,另一家来自深圳的开发商卓越则规划了新都心的商业开发。当时卓越计划投资30亿元在哈尔滨路以北、规划三号线以西、规划四号线以东地块以及规划一号线以北、淮安路以东部分地块开发卓越核心商务区项目。但由于种种原因,卓越核心商务区项目最终没能在新都心动工,卓越所拿的地块最终也被万科、和达和另一家开发商瓜分。
 
万科所拿到达的地块紧邻万科城和万科蓝山两个住宅项目,将开发案名为福州路万科中心的商业项目,根据规划,该项目占地面积38775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24080平方米,全部为商业办公,打造集精品百货、名品步行街、高档写字楼等多种建筑形态的城市商务中心。
 
青岛本土开发商和达置业在所拿的地块上开发了和达中心城项目,占地面积约52095.5㎡,总建筑面积299354.73㎡,项目包括10个楼座,功能为居住、办公和商业,是新都心区域的首个城市综合体。
 
而国内另一房地产巨头保利在2013年2月份拿下了黑龙江南路以东、同德路以南、宁安路以西、合肥路以北地块,规划建设保利在青岛的首个城市综合体。这块地同样紧靠和达和万科的商业项目,在新都心区域形成商业地产项目“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住宅项目纷纷进入销售尾期的时候,新都心区域的各家开发商纷纷上马商业项目,使得新都心的主力楼盘从住宅转移到商业。而如此多商业项目的开发,一方面加大了区域项目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也为这一区域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商业生活配套,新都心有望成为继台东商圈、东部商圈、李村商圈后青岛的新一代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