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二手房“风光”商业地产“迷茫”
因为限购影响,现在全国各地的开发商都将商业地产视为企业转型的救命稻草,却很少站在商业业主需求的角度去设计建设商业物业。
上半年,二手房可谓“风光无限”。3月至4月,太原二手房日成交量最高时达到此前的三到四倍。太原房产交易大厅内人山人海,等候办理过户手续的队伍甚至排到了马路上。这种盛况,除了“!”,还能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已经被开发商热炒了两年之久的商业地产,在上半年延续疯狂的开发态势,但这些商业地产前景如何?留下一串的“……”。
D 二手楼市 行情跌宕
人物自述:龙城居业新建路店店长李晋
表情符号:“!”
本义:感叹句末尾的停顿,表达强烈的感情。
楼市意义:仅仅半年时间,太原二手房市场经过了低谷、高峰、平淡几个阶段,相比两年来一直低迷的市场,二手房让大家看得瞠目结舌,一个感叹号来表达真贴切!
对于众多的二手房房产中介来说,上半年的业绩可谓走了一个标准的“抛物线”。
今年春节前后,太原的二手房市场如同其他城市一样平淡。可是3月1日晚,一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业界称为“新国五条”细则)正式发布,彻底打破了二手房中介市场的平静。
龙城居业新建路店店长李晋回忆说:“当时细则明确了对出售自有住房应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征税;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可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那段时间,太原市二手房疯狂地交易、过户。”“平时的咨询量和成交量增长到原来的三四倍,不少犹豫中的潜在客户,也担心政策一旦开始执行,买二手房成本就会上涨上万元甚至更多,所以纷纷着急出手。”李晋说,“就那段时间的成交数据来看,60平方米-90平方米的中小户型最受欢迎,还有一部分区域90平方米-120平方米的改善户型销量也很不错。一些地理位置较好,周边配套较为完善,可以立即入住的次新房,也有很多人咨询,成交量也很可观。”
李晋说,“众人都觉得4月1日新规定就开始执行了,但是包括太原在内的各城市貌似都将这一政策‘悬空’了,太原到现在都没有执行,而随之二手房交易量也开始大幅回落,直到现在又回到了平淡状态。整个上半年,大起大落,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第三只眼:
上半年,二手房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时期。在经历了“国五条”风波之后,二手房一度出现大涨大跌的现象。纵观整个上半年,二手房在我国楼市中扮演着尤其重要的角色。其中在3月至4月,大量二手房源被消化,房东与购房者纷纷上演“抢过户”的大戏,成为楼市上半年以来最为火热的话题。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多重政策的制约,二手房成交量虽上涨迅速,但价格上涨趋势则比较缓慢,大涨大跌的可能性比较小。“房产交易个税按差额的20%征收,确实有实操性的难度。”省地税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公众的预期是4月份开始执行新规,可一直等到上半年结束,这一政策仍未落地,一大批着急忙慌过户的市民开始有些后悔。
太原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太原二手房的真实成交量已基本恢复正常,未来市场仍会比较稳定。
E 商业地产 前途未卜
人物自述:商业地产运营服务商张治波
表情符号:“……”
本义:通常表达列举的省略;引言的省略;语义的省略。
楼市意义:今年上半年,省城房企开发商业地产的热情继续膨胀,定位高端的城市综合体,适合社区百姓购买的小商铺犹如雨后春笋般铺天盖地地出现。但是建设规模如此庞大的商业项目,未来经营及投资前景如何,业内人士的判断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留下一连串的“……”。
今年上半年,已与近20个商业项目洽谈合作事宜的张治波,认为太原及全省地市均出现了商业地产泡沫。“不仅是太原,包括县城、县级市所有的住宅项目都配建了商铺、卖场、写字楼等商业物业。但如此庞大的区域型商业前景如何,却不得而知。”6月28日,记者见到张治波时,他的办公桌案头放着五六个商业项目的简介,这当中,既有太原的项目,也有我省其他城市的项目。“10个商业项目中,顶多有1个能做到专业性。”张治波告诉记者,以小店区某项目3万平方米的卖场为例,开发商要求商业地产服务商按每平方米2万元、总价6亿元卖出物业即可,却不想拥有6亿元资金的买家,根本不可能在商业尚处起步阶段的片区全款购买前途未卜的商铺。
卖不出去,开发商就想到了出租招商。这当中,对商圈氛围有带动作用的商业品牌,如沃尔玛、百盛等对商场周边人口数量、商业承载力、商场规模面积、层高、立柱距离、停车场配置等硬件有很高的要求,这些起到主力店作用的商业品牌不会购买商铺,只租用商场,但租金极低,业主需要出租二三十年才能收回购买成本。而没有品牌影响力的普通商场,又承担不起高额的租金。“待建商业项目已是遍地开花,同质化严重。但是能达到品牌主力店要求的商业物业却是凤毛麟角,这种供需不对等的问题,反映在商业物业市场上就是有价无市。”
张治波介绍,省城今年上半年,太原商业物业的成交面积不大,但在建和待售的商业物业累计面积却与全年商品房成交面积相差不多,这些项目中有九成对运营和招商毫无准备,泡沫带来的投资风险正在浮出水面。
第三只眼:
因为限购影响,现在全国各地的开发商都将商业地产视为企业转型的救命稻草,却很少站在商业业主需求的角度去设计建设商业物业。
信息集团太原机构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太原商业地产的成交面积总计31748平方米,比去年同期缩水了10%。但省城上半年待售及待建项目累计的商业物业面积却超过了上百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数量累计近20个,投资风险正在不断上升。
省城业界知名操盘手李明铎、康敏分析认为,太原商业地产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商业地产有庞大的需求量有待释放。按照山西省政府对太原市的定位,太原是山西省的核心,目前,省城规划待建的商业地产项目存在的问题是优质项目过少,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业态老化,能够撑起新商圈的项目数量有限,给投资者造成一种商业地产项目过多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