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商业帝国“向西”战略的四大理由
李嘉诚从“塑胶花大王”到亚洲首富在过去的两个月里,由李氏家族把持的“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频频抛售资产,从百佳超市到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写字楼,再到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及停车场,一连串涉及金额达410亿港元的套现行动引发业界震动。
伴随着内地、香港资产的陆续出手,李氏父子却在欧洲同时上演了一系列的收购大戏,仅2013年上半年就完成耗资249亿港元的四宗海外并购。连英国媒体都惊呼:李嘉诚要并购“整个英国”。2010年时,欧洲业务只占和记黄埔盈利比重的19%,但到了今年上半年,这一数据已上升到35%。
李嘉诚于是乎,李嘉诚“逃离内地、脱港入欧”的猜测甚嚣尘上。在各种质疑下,李嘉诚近日公开回应,“我爱香港、爱国家,长实和黄绝对不会迁册,相信多年后都会屹立于香港。”他表示自己绝对不会从内地撤资。然而李嘉诚也不否认,“生意规模大小会随香港及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情况而作出决定,当然股东的利益,我亦要负起绝对的责任。买卖资产是商业决定。”
尽管李嘉诚暗示,出售资产是出于商业利益考虑,但值得注意的是,“长和系”此轮出手的资产均是其培育多年的“压箱底”长线投资项目,并非短线投资可比。在专家看来,这样的举动意味着李氏父子虽然不会离开赖以起家的香港、内地和亚太市场,但其看淡内地及香港、强化欧洲的全球化资本运作策略,显露无遗。
抛售长线投资的信号
李嘉诚“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北京、上海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在微博上的评论,一石激起千层浪。“李嘉诚转让资产并不可怕,不过这次出手的是他培育多年的长线投资项目,这说明他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判断发生了变化。”原和记黄埔的一位高管向南都记者表示。
据历史资料显示,东方汇经O F C是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于2006年10月联手以8 .32亿元从富都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手中购得。这是长江实业在上海的第一栋甲级办公楼,位于陆家嘴金融核心区,毗邻上海中心、环球金融中心及金茂大厦。该项目建筑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拟建35层楼,原计划于2014年落成投入使用。
从拿地到入市,该项目已历经7年时间,直到去年,长江实业高管还对外表示,将长期持有这一项目。但仅仅一年之后,“长和系”便改变决策,着实令业界吃惊。
同样让人吃惊的,还有广州的西城都荟。尽管目前该商圈仍在起步,西城都荟前期招商多有波折,以至于开业率只有75%,但凭借入市时的低成本,该项目俨然也是“长和系”在广州的“小银库”。
“这是广州地铁一号线开建时政府拿去香港招商的首批地块之一,当时卖了99宗地,地铁上盖的有24宗地。广州地铁一号线2000年左右通车,那时候C B D区的珠江新城地价大概不到3000元/平方米。”广州地产界资深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由此推测“长和系”当初拿下西城都荟地块的价格,应该不到3000元/平方米。
据悉,该项目占地7.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除8栋25-50层不等的1896套高层“逸翠湾”住宅外,附设一个8.8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西城都荟”。从上世纪90年代拿地至2005年动工开建,再至2012年商业项目开业,缓慢的开发周期长达20多年,其中,仅“囤地”就超过了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