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企业应集约各方优势发挥生产力
现在的生产管理,不再是指作为车间主任等管理车间的模式和内涵,而是一种站在企业的高度上能够集约各方资源和优势,能够发挥生产力,与市场接轨的新型生产管理,可以把他称作“进攻型生产管理”。其核心就是:能够以最恰当的时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盈利”。
&nb
sp; 认识“保守型生产管理”和“进攻型生产管理”
在以往管理模式的延续中,无法看到生产管理应有的风姿。时代的变迁要求给予新的理念和新的视点下的生产管理营运而生。为了更好认识生产管理的变迁,权且可以把大量生产、大量供应的年代的生产管理称做是“保守型生产管理”,把未来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生产管理称做“进攻型生产管理”。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如表1所示的内容。“保守型生产管理”的特征是:在保守型生产管理的企业,生产计划形同虚设,只要分发到各个车间就算完了,跟踪和调整的功能很弱,往往都不能完全执行,材料采购也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多一点少一点,早一点晚一点,没有很严格的管理和考虑。一旦有问题,总是局限在制造环节解决问题和改善。仅把缩短交货期作为改善经营活动,而不是把它作为通过利用短交期来扩大销售的商业模式的改善活动,建立在让生产直接赢利的基础上的活动也属于“保守型生产管理”。
比如,在“保守型”企业,生产管理往往只考虑“部分效率”,如安排生产,很多生产主管没有考虑到“整体效率”,仅仅是考虑到某一关键设备的生产效率如何最高,一味为了提高该设备的利用率,加大加工的单批次的数量。如六排钻,为了使它高效率,每次每批至少下100套。它效率高了,但却造成了整个生产环节的不平衡。现象是:车间里到处都堆满了半成品,而包装车间的配套率极低,很多企业一次配套率不到50%%,造成现场拥挤混乱,而仓库里发不出货,企业和市场构成了矛盾,极大削弱了企业在市场的份额和盈利速度。其主要原因,就是传统的生产管理理念和方法,仅仅站在生产的角度看问题,而不能顾及全局,这种做法已无法再适应快速变化的个性的多品种需求的市场了。
而同样的情况,“进攻型”生产管理,就会研究如何快速地响应市场,生产必须跟着市场走,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立刻生产什么,反过来,生产帮助市场打开了局面,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获利更多。他们在生产环节,以整体效率为主,化整为零,把批次降低,提高周转的速度,做到现吃现做,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不同系列的产品发往市场,满足了市场“少量”和“多种”的需要,也减少了生产线的压力和企业的资金占用。生产线局部的效率,通过增加人手和设备,通过减少辅助和调机时间来达到。效果非常明显。这样的“进攻型”生产管理,使得市场、企业和销售有效地衔接到一起,并能基本保持平衡。
总而言之,进攻型生产管理,是将管理变得简单,强调现场管理,现吃现做,现事现解,信息畅通,少说多做,说做就做,目的,就是提高效率,加强响应市场的速度。
家具企业向“进攻型生产管理”的转变
家具企业要想从“保守型生产管理”向“进攻型生产管理”转变,就必须要敢于否定现状。做到这一点,就成功了一半。然而,很多国家,很多企业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倡导了很多年,但能真正否定自己从而改变自己的寥寥无几,这也是失败者多,成功者少的主要原因。
然而,这种转变和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势在必行的事情。生产管理作为联系市场与企业的纽带,其作用越来越显著。构筑“进攻型生产管理”也成为企业革新的同义词,生产管理不再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幕后服务人员”,而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角色。因此,与生产管理相关联的业务能否快速、高质量、准时地为生产做好服务,就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命运。生产管理作为企业的风向标,其作用应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