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转内销突然旺起来

“又有一批毛衫和T恤衫要运往杭州、北京等地,这些产品将通过外贸服装店销售出去。”原本准备外销欧美的服装,由于受配额限制,只能想办法做内销。最近,一些外贸服装公司迫于无奈,纷纷把外贸服装投入内销市场。

  欧美“特保”激活外贸内销市场

  在过去的一年里,各大城市的服装外贸店大量涌现,与对欧美纺织品出口受限不无关系。虽然2008年纺织品输欧市场将重新开启,但是,从2008年1月1日起,输欧8类纺织品将实施双重监控管理,只有满足资本、出口额等6条资质的企业才可以申请出口许可证。小型企业的产品,由于出口业绩不是很大,所以相关类别的配额也难以得到。出口量小,从市场上购买配额的成本过大,面对这种局面,“出口转内销”成了一些经营户的理性选择。

  在此背景下,北京最大的外贸服装集散地——聚龙外贸服装批发商城2007年岁末在动物园商圈高调亮相。据悉,在正式开业之前1个月的试营业期间,该商城交易额达到了8亿元。预计明年成交额能突破100亿元。

  让利30%挑起外贸批发价格战

  在拥挤的北京动物园商圈,“聚龙”的位置并不优越,甚至在连续几年里,面对世纪天乐、金开利德、东鼎等服装市场的夹击,地下商城的生意很冷清。但商城总经理曾群海却信心十足,“此前,地下服装商城定位比较杂,主题不明确,面对激烈竞争,没有突出卖点,因此销售一直不景气。此次,公司斥资3600万元,从2007年5月份开始对该商城软硬件进行全面提升并调整定位。现在市场90%以上为外贸货,同时以批发为主,兼做零售。由于商城在北京市场规模最大,价格比其他外贸市场要低30%以上,这也给了很多经销商更大的利润空间。”

  在整个动物园商圈,外贸货一直是紧俏商品,谁拥有货源,谁就拥有了话语权。当老天乐拆除后,原来二层以经营外贸为主的商户分散到周边的几个市场中,同时,新市场的高额费用开支,使得2007年下半年,北京外贸服装的批发价格持续走高。“聚龙”看到这一商机,接收了濒临倒闭的地下商城,打出鲜明的外贸“牌”,吸引了国内颇具名气的外贸优秀生产厂家、商户。也对京城的外贸市场进行了整合,依托动物园雄厚的产业基础、集聚优势,以整体的品牌战略形成一个互动的产业价值链,用低价格打响了入市的第一枪。调整后,2007年9—12月,市场成交额15亿元。

  中转型市场信息源是法宝

  聚龙外贸商城是一个典型的中转型外贸市场。一般来讲,产地型市场是以当地丰富的产业资源和规模优势为依托经营方式,相对产品、经营模式、服务目的都比较单一;而中转型市场主要是依托地理环境,交通优势,营销辐射面广等有利资源,吸纳全国各地生产企业不同档次的服装品牌,面对全国或地区不同档次的经销商及消费者,是一个重要的分销和物流渠道。曾群海认为,经营好中转型市场,信息源是关键。

  聚龙外贸商城以外贸产品为主(占90%以上),以批发为主占80%以上,因“品种多、款式新、质量好、价格廉”的特色,成为华北外贸服装批发的重要集散地。管理方通过系统的信息整合,在商户断货的时候,能提供详实准确的信息,是保证其显著性价比优势的前提,也是聚龙能快速聚集一批有实力商户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