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商贸注重“选商”引资

位于金柯桥笛扬路以东、兴越路以南的23亩土地,是绍兴县即将推出的一块商贸重地,它将成为绍兴县未来的“新型商业金三角”。“很多商家看好这块宝地,因为占领了这里,就意味着在柯桥未来的大商贸发展中提前布局。”绍兴县商贸三产局局长杨金法说。

  杨金法告诉笔者,“我们不会单纯以出价的高低来决定谁胜谁负。我们将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如根据规模、资质、定位来确定入驻的条件。在符合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企业才有资格参拍。过去不少商业地产失败的例子,就在于通过拍卖取得的土地经营成本太高,违背了商业自身的积累和发展规律,这就需要政府在这方面把关,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倾斜提高准入门槛、降低成本,让利于商家,共同把商圈培育成熟。”

  当然,在眼下地价如金的情况下,这样做无疑会使政府牺牲掉一部分眼前利益。然而杨金法认为,这是放水养鱼的道理,也是长视和短视的权衡。

  前几年,当地曾盛传欧尚超市要入驻柯桥,对此,杨金法明确答复:“目前这种可能性基本没有。眼下柯桥的大型超市已趋于饱和,如世纪联华、华润万家、供销超市等,总保有量已近8万平方米。从商业结构而言,大型超市已完全能满足消费需求,再增加就会过剩,现在要增加中高档百货的比例。”

  下一阶段,柯桥商贸业将从招商引资过渡到选商引资阶段,“商家选择我们,我们也要选择商家。”这种理念也从政府影响到企业。

  业内有传,杭州大厦签约柯桥万商京都,固然出自杭州大厦对柯桥市民消费实力的高度看好,但合作方也作出了一定的牺牲与让步。“企业看中的是杭州大厦入驻带来的商圈带动效应;而政府看中的是杭州大厦入驻带来的时尚百货品牌效应和城市品位提升效应。”

  绍兴县的这种“选商”思路,在最近发生的一系列大手笔餐饮商业项目引进中也可见一斑。

  雷迪森大酒店的入驻,让柯桥餐饮业一下子从“富丽华时代”跃升到“雷迪森时代”,给城市名片增添一抹斑斓的色彩。虽然未来三至五年内,柯桥还将有六家星级酒店陆续建成,但是商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很丰富的命题,不仅包括业态、规模,还包含着品牌调整。

  在2000年以前,柯桥只是一个布市,而非城市。直到2000年,绍兴县政府从绍兴市区搬迁到柯桥,几乎面临着一座城市的重建,城区人口集聚度偏低,散而小的商业零售格局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根据2007年3月绍兴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中国轻纺城“611”建设计划,柯桥将用6年时间建成高层企业总部大楼、现代商务大厦100幢,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在“611”计划中,绍兴县收放结合,给商贸服务业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而绍兴县之所以能在短短一年间从“招商”跨越到“选商”,也是规划给予的底气。业内人士预测,再过两三年,一个新型商业城市将在柯桥崛起。

  对柯桥来说,在硬件建设已经相当完善的前提下,未来商业中心真正意义上的形成,还要解决人口集聚和消费观念转变的问题,真正做到软、硬件配套,这也是柯桥商贸业接下去要思考的另一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