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22亿集采平板 天平倾向外资

    6月23日,国美召集国内外15家知名企业共聚北京签订总额为22亿的电视采购合同。国美集团副总裁李俊涛表示22亿对国美来说不是一个大数,这次只是针对华北大区进行的集采。之所以会突出华北大区,是因为国美的华北大区囊括了几个主要奥运城市,主打奥运牌是主要目的之一。据悉,包括北京大中、北京国美、河南永乐、河南国美、天津国美、河北国美、唐山国美、山西国美、济南国美、青岛国美、内蒙国美在内的11个分部,都将享受到这次22亿大单集采带来的价格优势、货源优势、促销优势。

    国美电器华北大区总经理孙一丁刚刚履新不久便迎来了这次国美集团在2008年的最大规模联合促销,孙一丁表示欧洲杯和奥运会的连环刺激下,平板电视的销售增量至少翻3倍,从本周末开始国美华北大区的所有门店开始进行“彩电节”的促销活动,并一直持续到8月8日奥运会开幕。

    值得注意的是,在22亿的采购中,外资品牌占去了14.87亿,签单额排名前四的全部是外资,分别为三星3.2亿,夏普2.64亿,LG为2.2亿,索尼2.2亿,接下来东芝1.65亿,飞利浦1.1亿,松下1亿,日立8800万,8个品牌中有7个过亿。而国产品牌中最高签单的企业是海信,金额为1.65亿,其次为康佳1.32亿,创维1.21亿,长虹1.1亿,其余全在亿元以下,分别是海尔9900万,TCL9900万,厦华1000万。

    在奥运大势之前,有关国产与外资的争论再起,2007年10月国产五大电视机品牌曾联合炮轰外资品牌一样用台湾屏,和国产企业用一样的芯片,但是售后团队却远远不及国产品牌,他们利用价格战挤压国产份额。但一直令国产品牌为之骄傲的是利用20余年建立的渠道优势,这道屏障外资企业很难跨越。尽管在一级城市、特大城市外资通过家电大连锁占据主要地位,但从全国的总销售量来看国产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但这种骄傲的声音在2008年已经不再强硬,随着家电连锁向下级城市的不断深入,必然将一种消费趋势向下延伸。而从国美的大单采购中次次体现出来的向外资倾斜,也必然像一种病毒随之蔓延给二三级城市消费者的神经。更青睐外资,难道就是市场意愿的体现吗?面对这个问题国美集团副总裁李俊涛也颇为皱眉,“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李俊涛说,这个“现实”有两层意思,李俊涛说了其中一层,国美21年发展中做得最好的就是彩电,现在也要将最好的产品笼络过来卖给消费者,为什么合资品牌占比这么高?言外之意,这是消费者的选择。而“现实”的另一层意思,恐怕是国美作为商人,利润和利益肯定是第一位的,什么产品好卖当然就多卖点。平板电视品牌不止签约的这15个,李俊涛坦言集采肯定是针对中高端热销产品,而对于表现平平的企业和品牌,国美肯定会有考量。

    对于国产品牌来说,连锁渠道的压进和外资品牌的降价,就像两块板砖,“啪啪”拍下来就晕菜了,自己在二三级市场的渠道是否固若金汤,外资品牌屡试不爽的降价牌难道就没有破解的方法吗,时日不多,希望市场的天平不要再有所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