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高 谁让家用节能产品走出困局?

    随着国际能源价格的节节攀升,节约使用能源已越来越成为普通百姓必须认真面对的话题。然而,与人们的关注相比,家庭节能产品却因为价格高、质量不稳定等缘故,难以普及。那么,该如何打破节能产品不省钱的"魔咒"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在上周举办的家庭节能产品展上,一些环保产品初看起来,还挺吸引人。比如这款新型的双孔节能灶,据称其节能效果明显。

    (厂家工作人员林国华:一般家庭都是四菜一汤做下来的话我们这个电炉它使用的费用就是用电费用是燃气的50%)

    然而,其价格也同它所称的节能效率一样惊人,市场价竟然要七千多,是普通灶具的两三倍。

    (市民郑先生:如果说工薪家庭的话他可能接受起来有点困难)

    (市民闫女士:要是(使用)时间长的话还倒可以要是三年两年呢这样就有点太不划算了)

    近年来,形形色色的家庭节能产品层出不穷,从灯具、灶具到各种家用电器,可谓应有尽有。但是这些节能产品却始终难以在居民家中普及。

    (凌方民:节能和节钱的关系还没处理好老百姓往往会碰到有的项目它节能不节钱而老百姓归根结底他要节钱)

    以居民家中最常用的节能产品--节能灯为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国,我国年生产节能灯为十多亿只,但80%都用于出口,实际上国内灯泡的年使用量高达30亿只,也就是说,节能灯在国内的使用率还不到20%。

    那么,为什么节能灯得不到居民的认可呢?记者了解到,除了比普通灯泡贵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因素之外,一些节能灯的质量不过关,也让率先使用的市民饱受另一种节能不省钱的苦恼。

    (张女士:我都是一箱子买买了一箱这一箱子也就是用上两年不到就全部完了可能电费上我省了但是我买灯泡的钱我又增加了我不省钱)

    近年来,我国城市家庭能源的消耗正呈现惊人的增长势头。统计显示,2007年上海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比2000年增长了147%。家庭用电占全上海用电总量的比例,也从2000年的9.5%增加到今年一季度的14.3%。因此,专家指出家庭节能不仅大有潜力可挖,更是势在必行。那么,又该如何突破节能家电不省钱的推广瓶颈呢?最近,国家决定通过中央财政补贴的方式,推广节能灯,这是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的一次全新尝试。按照全国的统一安排,今年上海补贴节能照明产品的数量为100万只,将在企业、社区和家庭中推广。企业等大宗用户,中央财政将给予30%的补贴,居民购买节能灯的,补贴更是高达50%。补贴的具体品牌,则是由国家发改委经过招投标筛选出,以保证质量。大宗用户的节能灯可能会通过分配方式出售,居民的节能灯可能通过定点的建材市场或商场超市出售。

    (上海市节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蓝毓俊:比如说这个节能灯原来价格是10元一支现在基本上卖给老百姓只要5元一支)

    据预测,通过使用这些节能灯,上海可累计节约用电1.9亿度,减少发电用煤1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3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930吨。

    专家们还认为,这一补贴机制有望成为节能灯市场的启动引擎。有能力生产优质节能灯的企业从中获利后,将能进一步降低节能产品的成本,扩大销量,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打破节能产品不省钱的"魔咒",最终让全社会受益。

    节约能源不仅仅是一笔经济帐,更是整个国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节能宣传周过去了,但是全民节能的征程才刚开始。今天,政府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公民和企事业单位也应紧紧跟上,因为,我们不仅是节能的践行者,更将成为节能的受益者。好,感谢收看新闻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