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都的商业地产充满信心

2007年《9.11新政》和今年的5.12大地震,再加上全国房地产市场的一片低迷,成都房地产市场正经受着它自诞生以来最严峻的考验。从去年年底开始,成都的住宅销售市场就处于零散和低迷的状态,虽然偶有小幅的销量攀升,但是整体来说依然是下降趋势,价格也在销量的减少中逐步走低,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都的商业地产是怎么样的?它将何去何从?下面本人就此问题发表一点个人的拙见,有不正确之处还望大家给予斧正。

商业地产是不同于住宅板块的地产项目。因为它也是地产,因此它难逃国家政策以及地震的大势影响,但是同时又因为其特殊性,因而影响又不是很大。同时,身处这个行业,我深刻感受到目前商业地产的艰难,但是我依旧对成都的商业地产充满信心。而这个信心不同于大家对成都以后的房地产市场的信心,而是因为我认为成都的商业地产发展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大城市,发展的空间非常巨大。

本人之前在北京工作三年,其间也开始了我的商业地产从业之路,因此对北京的商业环境和城市商业布局以及发展情况都略知一二。故在将北京这样的全国一流城市和成都相比较之后,你就会感觉成都商业地产的发展前景是一片光明的。北京一共是六环(成都可称为四环),但是北京的商业即时是在发展最缓慢的南面也是发展到四环边了,更不用说发展本身快速的东面,已经接近五环。在整个城市布局中,东南西北都有各自的发展特点,且特色商业项目并不仅仅分布在城市中心的三环内,除了全国人民皆知的王府井、西单商圈这些市中心著名商业以外,新光天地、sogo崇光百货、世贸天阶、赛特等等,也都是知名的商业运营公司在介入,经营非常火爆,而它们都是布局在三环以外,甚至四环边。

而我们再来看看成都的商业发展现状。成都现在比较知名的商业中心主要集中于春熙路、盐市口一带,接近城市的几何中心,但北部、东部零售商业网点数量还非常不足,档次偏低,因此有人即使住在东2.5环这样的位置,要去逛好点的商场,也只有去春熙路这些地方,俗称“进城”。目前以春熙路、盐市口为代表的商业区是成都零售商业环境最为完善的地段,反映出成都现状商业 “一中心”的极化现象。经统计,中心城大型百货店(营业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共25家,分布在以春熙路为中心约1000米半径范围内共19家,占总量76%,其中超过1万平方米的百货店有9家,一环路以内大型百货店共21个,占总量的84%。

因此,成都的零售商业网点主要密布于一环路以内,城市中心区商厦林立,商业网点稠密而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城市边缘区以及外围组团商业网点缺乏,成熟的区级商业中心还未形成。

但是,目前的成都市是中国四大“新经济特区”,也是在争做中国四大特级城市,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商业网点建设明显落后于城市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