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CBD突围(1)
自规划出台近三年来,这个郑州市日后的中心商务区便伴随着争议,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突出重重围困,运转至今。
CBD两难
早在2002年,郑东新区规划方案甫一出台,作为建设起步区的CBD项目,便备受人们关注。
按照日本黑川的设计方案,郑东新区起步区有两个中心,一个是 CBD,一个是龙湖副中心,把会展中心、郑州大酒店的天线塔和大型歌剧院(即河南省艺术中心)连成一体。在CBD的外圈是由建筑群构成的两个“大环”,在两环中间是商业步行街。
然而规划出台至今,关于CBD的争议便没有停止过。
一种倾向认为,郑州尚无形成CBD的条件。CBD出现主要有两个条件,第一是CBD所在城市是区域中无可争议的中心城市,第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大约区域内人均GDP达到5000~10000美元的阶段。
郑州市处于三大都市经济圈以及四大直辖市所形成的菱形区域的几何中心位置,在陇海经济链和京广经济链的交会处,区位优势一目了然。
但是,郑州2002年的人均GDP仅为1645美元,根据预测,要到2014年郑州才能达到人均5000美元GDP的水平。
“也就是说,要到2014年,郑州CBD可能面对需求不足的困境。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例子是,10年前的广州就已在推进珠江新城CBD的建设,然而至今未见成效。”河南财经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刘社对记者说。
随之产生了一种观点,以郑州目前的条件根本无法维持一个CBD,在中国只有北京,上海有此能力,郑东新区不如作为城市的副中心或者干脆作为商住新区来开发。
但是,CBD对于城市的作用而言,委实太重要。它对于强化城市的综合功能,提高城市竞争力,同时在整合城市功能带动区域发展上,起着异乎寻常的关键作用。
“上海早在1990年就开始建设CBD,北京也是在1993年就启动了CBD计划,当时它们的人均GDP分别只有720美元和1000美元。”郑州市规划局一位官员对记者说,“因此对于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中国而言,国外的经验只能作为参考,国内需要有更早的酝酿期。”
郑州启动CBD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由于CBD作为一种有限的中心城市的优势资源,各个大城市都在竞争。到目前为止,除北京、上海外,广州、重庆、武汉、沈阳、天津、深圳等中国一大批城市相继筹建或者规划了CBD。在某种意义上,CBD已经成为大都市竞争的重要武器。
郑州虽然在中原地区独占鳌头,但是却面临着不容小视的威胁,比如湖南的长株潭一体化的战略推进。而最大的威胁则来自长江上的城市武汉和重庆。武汉和重庆实力比较接近,但重庆有直辖市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扶持之利,而且重庆也正在积极地推进江北城的CBD计划。
在CBD的竞争中,一旦某个城市的CBD地位确立,周边城市的资源将会被大量吸引过去,格局很难改变。
于是,郑州市发展CBD便显得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