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图书室不能为应付上级领导检查的藏书室


4月10日,笔者路过我县某村一小店前,被一姓陈的村民叫住了,了解到现在乡村的图书室仅是应付上级领导检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藏书室。

   老陈说自己不会打牌和玩扑克,在今年春节间的一天,踱步来到村文化室,发现图书室的门开着,他就疾步跨进门槛,只见一村干部在整理报刊,老陈高兴地翻阅起书籍来。正当他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时,那村干部说要关门,让老陈放下手中的书退出。老陈提出要借一本农技书,却入耳的是:图书室无人管也无法借。无奈中他只得扫兴地出了图书室,摇头叹息道:图书室原似聋子的耳朵摆式罢了。

  上几年,为了贯彻落实文化部提出的“知识工程”建设目标及学习型乡镇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实施“村村建立图书室工程”响遍全县各村镇。目前以乡镇文化中心图书室为龙头,校园图书室为骨干,各村、企事业单位图书室为基层单位的三级图书室(馆)网络已基本形成,可以说,村级图书室(馆)对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创建文明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村级图书室的建立是件大好事,村民可在图书室里学到果蔬种植、机械检修、车床工入门、钳工技巧、烹饪技术、健康养生等知识。但不少村委领导对图书室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在创建前轰轰烈烈,创建后却冷冷清清,未真正落实和重视“图书室工程”发展,把创建图书室流于形式,常年是铁将军把关,将求智的人们拒之门外;遇及上级领导来检查,才添夹报纸,更换杂志,偶尔开门纳“客”。

  村级图书室扎根于农村,开展有意义的读书活动,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对于促进当前的文明村居创建活动和全县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如何发挥现有村级图书室的应有作用,提高档次,巩固发展,使其良性循环,是摆在各级基层领导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