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森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延庆投产

6月16日,年产脱毒苗7千余万株、微型薯2.5亿粒的现代化脱毒马铃薯育种企业——北京希森三和马铃薯有限公司种薯繁育基地在延庆建成投产。副市长夏占义,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翟虎渠,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市政府副秘书长安钢,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刘艳,市农委副主任、市农业局局长赵根武和县领导侯君舒、孙文锴出席投产仪式。翟虎渠和县委书记侯君舒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马铃薯产业示范基地揭牌,柯炳生和县委副书记、县长孙文锴为中国农业大学希森马铃薯科教基地揭牌。

  生产脱毒马铃薯是我国马铃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山东全国著名农民企业家梁希森自2005年以来,先后在山东和内蒙古建成了脱毒马铃薯育种企业和种薯基地,并承担了两个国家科研项目。截至目前,希森集团共培育推广新优特品种3个,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孙文锴在致辞中说,延庆是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气候、海拔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发展马铃薯种薯繁育。2007年7月,县政府与希森三和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希森集团在北京马铃薯产业高科技园区内注册成立了北京希森三和马铃薯有限公司,并投资建设种薯繁育基地。基地占地400余亩,年扩繁优质脱毒苗7000余万株,繁育优质微型薯2.5亿粒,可为内蒙古等西部省份的800万亩土地提供马铃薯改良品种,每亩可增加纯收入500元。该基地建设的项目包括建设温控大棚69个、网棚28个、科研综合楼1.3万平方米、组培中心1.2万平方米。目前所有建设已全部结束,完全具备生产能力,既能带动全县及周边省市、区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又能带动农民有效增收,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夏占义指出,延庆县委、县政府按照“绿色北京、科技北京、人文北京”的总体战略,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今后,延庆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济将取得更大发展,社会将会取得更长足进步,人民将更加幸福。

  夏占义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关心、支持延庆和北京希森三和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的发展,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为企业帮扶农民致富搭建更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