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何从? 笔记本近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纵观2011年前两个季度的表现,笔记本产品线上可谓是新品迭出、热闹非凡,而刨除具体的产品来看,整个行业的新一轮变化也已经初见端倪。不论是在新一代处理器上大放异彩的融合理念,还是各类Pad强势登场所带来对于传统笔电市场的冲击,都是足以改变以后笔记本发展道路的大事。而今后笔记本将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呢?在此就让笔者根据目前已经看到的变化,为大家做一些简单的猜想。

▲何去何从? 笔记本近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Intel打出了变革的第一枪

    凡是近期内对笔记本电脑有所关注的读者,想必都不会对“核芯显卡”这一名词感到陌生,它是由Intel所提出的概念,并已经成功应用于最新推出的Sandy Bridge系列处理器上。作为目前笔记本平台占有率最高的产品,基于SNB平台的新一代的酷睿i系列处理器,凭借着核芯显卡自身在图形处理方面的优异表现,成功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于采用非独立显卡配置的笔记本,在图形处理性能上十分薄弱的观点。


▲SNB新一代酷睿i5配核显3DMark Vantage测试成绩


▲上一代酷睿i5配集显3DMark Vantage测试成绩

    从以上两张3DMark Vantage的对比图中可以看到,在两代采用酷睿i系列处理器且没有配置独立显卡的笔记本之间,GPU性能方面的得分有着3倍左右的差距,而核芯显卡的GPU得分也已经超越了前一代的入门级显卡。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核芯显卡的性能已经可以很好的满足各类日常办公应用的需求,并且也具备用于一般家庭娱乐的能力,这显然十分适合主打轻薄便携的笔记本所使用,而在抛弃了独立显卡之后,这类产品也可以在功耗和发热量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猜想:小尺寸笔记本电脑将抛弃图形处理能力极低的骂名,并且在日后的发展中将逐渐增加市场份额,成为笔记本电脑的支柱机型之一。

AMD走上与Intel不同的融合之路,将改变用户的购买习惯?

   之所以在前文中说融合理念大放异彩,是因为除了Intel之外的另一处理器巨头--AMD也走上了这一道路,而从官方所提供的宣传资料来看,AMD所推出的APU“加速处理器”也不仅是将CPU和GPU的核心物理融合在一起这么简单,而是为了实现CPU和GPU的协同运算,更大限度的发挥两种处理器的优势,这也就是目前最热门的异构计算加速。

    可惜的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目前并未接触到多少搭载高性能APU的产品,还无法对其与AMD独立显卡进行混合交火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估,但仅通过SNB处理器与APU之间本身在进行典型应用时的比较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日常办公应用性能对比


▲3D游戏性能对比

    从以上对比的结果中可以看到,与以往两家公司之间针锋相对的比拼不同,AMD似乎与Intel走上了不同方向的道路。凭借融合之势,在显卡方面能力更强的AMD所推出的APU在图形处理方面的性能要明显优于Intel HD 3000核芯显卡,但是在传统的CPU性能方面还是有所不及。

猜想:主流高性能笔记本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用户今后或将改变目前比较Intel与AMD孰优孰劣的买前习惯,从而改为根据自己的应用需求来进行平台的选择。

Pad的强势兴起将对笔记本形成威胁?

    “加拿大皇家银行发布报告预计,到2014年全球平板电脑用户数量将会达到4亿,这是当前PC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一。”诸如此类看好平板电脑日后前景的预测,最近频繁的出现在互联网及各类报章杂志上,再加上乔布斯那段著名的“后PC时代”发言,许多人都认为平板电脑将成为笔记本电脑的最大竞争者之一。而事实上,随着苹果IPad在国内市场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其它各品牌的Pad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中,这其中也包括了我们所熟悉的联想、东芝、三星、神舟、海尔等众多笔记本厂商。


▲苹果IPad 2是目前各种Pad中的领头羊

    虽然看上去平板电脑在发展上是一片欣欣向荣之象,并且从应用体验的角度来看,使用平板电脑也确实要比使用笔记本电脑更加方便,并且其在功能定位上也与定位低端娱乐的“上网本”形成了重叠。但就目前的应用需求的角度来看,平板电脑还远不能达到满足人们日常高负荷办公的应用需求的水平,所以即便是它的发展前景再好,相信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对笔记本电脑造成太大的威胁。

猜想:短期内平板电脑会影响到定位低端娱乐应用的“上网本”发展前景,但不会整个笔记本产品线造成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