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位助推北京新通州 商务时代悄然而至
根据新城规划,通州将在155平方公里的新城范围内,重点发展运河城市段核心区、商务园总部经济、主题休闲、医疗康体、行政服务、八通线楼宇经济、长安街东延长线新华大街商贸流通经济、中国宋庄文化创意和京津塘产业带高端工业总部共计九大板块的商务地产。
记者近日获悉,通州2007第二届商务年会将于10月18日拉开帷幕。为了推进通州高端商务产业的更好发展,通州区政府亲自搭台,营造产、官、学、研共济一堂、共商大计的商务经济研讨、推介氛围。
通州区商务局局长王士杰告诉记者,通州商务局学习兄弟城区的经验,此后每年金秋时节都将定期举办商务年会,力争把年会打造成通州区招商引资的品牌,形成“朝阳有商务节,通州有商务年会”的良性互动。
定位提升通州机遇
“通州的发展机遇,主要来自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对通州定位的提升。”王士杰说。
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中,通州被定位为立足东部发展带、服务首都、面向环渤海经济圈的综合服务中心。和平崛起的机遇将以文化的复兴再造通州,古老的运河两岸,一幅壮美的规划蓝图正在展开。通州,将有条件、有理由成为北京东部的发展重点,环渤海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
作为首都北京的东大门,通州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它地处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两轴—两带中东西轴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与东部发展带的交会处,紧邻北京中央商务区(CBD),西距国贸中心13公里,距天安门20公里,北距首都机场16公里,东距塘沽港100公里,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部位。
在总面积9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中新城规划面积为155平方公里。境内有六环路、五环路、京哈高速、京沈高速、京津塘高速5条高速路,有京通快速路、朝阳北路、朝阳路、广渠路延长线4条进京通道。轻轨八通线已投入运营,规划中的京津城际铁路、京津第二条通道穿境而过。
近年来,随着购房置业者的增多,通州人口不断增长。到目前为止,通州共有人口102万,其中城镇人口62万,外来流动人口24万,人户分离人口16万。2006年,该地区生产总值达166亿元,税收总额44.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
区域规划和人口规划的利好,刺激着通州商务经济的发展。2006年,通州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了95.2亿元,同比增长18.7%,领先北京市各郊区县。而到了今年1~9月份,通州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6亿元,并有望在年底突破110亿元大关。
通州目前有2.5万个商业零售网点。著名品牌商业易初莲花北京最大店、万客隆北京第三号店、家乐福中国第一家郊区店等相继落户通州。目前,通州全区营业面积在1000平米以上的综合超市有17家,其中近3年引进的国内外知名连锁超市占12家。
商务时代悄然而至
作为通州商务规划重点项目之一的家居产业示范园——创展家居已于今年9月28日开业,首期22万平方米综合家居展馆正式投入使用,未来总占地260万平方米将建成集生产、设计、研发、物流、服务、展示的技工贸一体化园区。
在温榆河沿岸,规划建设的以低密度、园林式、高科技、总部型商务园为重点的商务总部功能区,今年5月,已经北京市市委、市政府批准,正式成为首都金融后台服务区“四园”之一。7月3日,商务园一期控规方案也已获得市规委原则通过。
目前,苏宁华北区采购中心和结算中心、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北京烟草物流中心、香港嘉柏环球有限公司中国区总部、蒙牛乳业生产物流基地、李宁总部、招商局物流集团、国美电器总部、三辰卡通等一批瞄准环勃海经济圈的总部型、高端型的现代服务业企业相继落户。以跨国公司和国内各类公司的区域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管理中心等为重点吸纳对象的通州商务园,目前也已吸引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国电集团、新华人寿、商务部服务外包基地等多家大型企业和项目前来洽谈。通州依托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已经开始出现了“总部经济”的集聚效应。
在通州杨庄路以西,外环路以东。去年已经通过了审批,要建设一个综合性大型购物中心,规划面积25万平方米。目前正在跟国外一家大型公司洽谈。
在谈到当前通州区商务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时,王士杰表示,通州新城商务发展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商务经济走在了北京各新城的前列。而随着新城人口的增长,市场明显扩大,更多的商机将逐一显现。
“通州的商业格局正在向多极化发展,目前已形成闸桥、西门、瑞都三大商圈,而且未来会形成更多商圈。”王士杰说,通州当前已经进入有选择性发展商业的阶段,“部分商业业态在部分区域已出现饱和状态,应当有选择性的发展和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