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业写字楼市场波诡云谲

近年来,商业写字楼市场波诡云谲。过去的2012年,号称国内最大的写字楼开发商SOHO中国销售收入接连两年遭遇大幅下滑,2012全年销售不到百亿。相比之下,卓越集团2012年销售额却罕见地首次超过百亿。
   近年来,商业写字楼市场波诡云谲。过去的2012年,号称国内最大的写字楼开发商SOHO中国销售收入接连两年遭遇大幅下滑,2012全年销售不到百亿。相比之下,卓越集团2012年销售额却罕见地首次超过百亿。

在深圳地产界,卓越集团被称为“写字楼专家”。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截至2012年末,卓越集团全年累计销售金额为102亿元,累计销售面积为86.3万平方米,超过全年70亿元的销售目标。

随着卓越整体销售额的增长,SOHO中国和卓越集团的差距逐渐拉近,“北SOHO,南卓越”的说法开始流行。

2012年SOHO中国因遭遇滞销,被迫转型,经营策略也由售转为持有,而卓越集团则反向操作“转租为售”,两家企业面临同样的市场环境,却为何作出了不同的市场选择,其背后隐藏何种市场逻辑?

为此,卓越集团执行总裁张远近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坚持“持有+销售”的策略之下,卓越集团将根据市场变化,加快综合体的推货量。

写字楼销售超预期 卓越年销售额首超百亿

近日,卓越集团执行总裁张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卓越集团在全国五大综合体项目集中入市,今年预计销售额将增长到130亿~140亿元,2014年销售目标将超过240亿元。

据了解,2012年卓越集团年销售额达到102亿元,累计销售面积为86.3万平方米,超过2012年制定的70亿元的销售目标。这是卓越集团近年来第一次年销售突破百亿。

2012年上半年,全国楼市一片惨淡之声。大多数开发商都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速周转。2012年3月,位于深圳中心区的卓越世纪1号楼开卖,一改过去“只租不售”的经营策略,引发业界广泛热议。

由于卓越世纪地处深圳福田中心区,核心地段再加上稀缺性的写字楼资源,市场反应结果超出预期。

一季度末,卓越集团销售额达到18.6亿元,这也是在张远担任执行总裁一职之后,卓越集团销售最快的季度。在写字楼销售方面,则大大超乎预期。去年二季度,卓越写字楼产品世纪中心系列在深圳、上海销售额分别达到10.5亿元、5.68亿元。而一向以“住宅+商业”双向并举的卓越,2012年住宅销售占比达到60%,写字楼销售比例则为40%。

对于市场策略的转变,张远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市场上曾误解卓越卖楼是为了解决企业资金问题,实际上,卓越开发的写字楼产品本身具有商品属性,是根据市场变化而作出的一种应变方式。

尽管2012年销售业绩出奇的大增,张远对目前国内商业地产供应过剩和未来楼市调控政策的态度仍然表示担忧。

“我们不要认为政府对楼市量价齐升的现象会无所作为,随时要准备接招,在销售策略上,能卖还得卖。”在卓越集团2013年初的一次内部讨论会上,张远如此告诫自己的运营团队。

为此,卓越计划在2013年加大在商业综合体方面推货量。目前正在建设的有深圳上梅林综合体项目、后海写字楼项目以及岗厦项目、上海卓越·世纪中心、青岛卓越·世纪中心、青岛胶南金融广场等,总的商业开发面积超过300万平米。

张远透露,2013年深圳梅林综合体项目以及岗厦综合体项目都将陆续入市,预计2013年整体销售额将达到130亿~140亿元。其中总建筑面积超过40万平米的深圳梅林综合体项目今年3月底开盘发售;此外,岗厦大百汇综合体项目和青岛的综合体项目也将于今年10月份入市。

截至2012年9月,卓越集团在全国各地的土地储备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从卓越目前的土地储备量看,大多集中在一二线核心地段,具有明显的变现能力。

对此,张远信心十足地表示:“今年只有少量综合体项目入市,明年会集中入市。这五个综合体项目将奠定卓越集团在商业地产市场的地位。”

而在卓越发展规划中,三年内公司销售排名要进入前30强,2014年销售收入将超过200亿元,比2012年翻一番。

国内写字楼市场迎来巨变 卓越坚守“持有+销售”模式

言及国内专注于写字楼开发的房企,不得不提到南北两家风格迥异的开发商。一家是潘石屹拥有的SOHO中国,一家则是深圳本土企业卓越集团。

相比于逆势增长的卓越集团,号称国内最大的写字楼开发商SOHO中国近年来销售业绩却遭遇“滑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