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 这半年的挖角大战

尽管顶着数百万平米海量存量的压力,得益于整体楼市的持续向好和全球财富论坛在成都的召开,2013年上半年的成都商业地产热度升温,保利、蓝光、恒大等龙头企业都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6月份各商业地产项目推盘量增大,采用了层出不穷的营销手段,力争在这波行情中拔得头筹。
“211院校科班出身,毕业入职‘商业地产黄埔军校’万达,一路唱响‘杜拉拉升职记’,三年后荣升经理,年薪30万。猎头纷至沓来,年薪开到60万,然后两年,此人在新公司干得风生水起,万达高管闻听,责备人力资源部放走优秀人才,速速挖回来!故事的结局是,该人才重回万达,年薪已至100万。”

将人才纳入商业地产的语境,专业化,精细化有很高要求,科班出身固然最好,但是很多从底层一步步升上来,具有实操能力的人更能接受市场的检验,也更符合企业的需求。目前的市场形势下,商业地产互相挖角的局面还将继续持续,但是很多具有良性人才战略的公司已经开始将应届毕业生纳入自己的储备范畴,作为长期人才计划,来解决日前愈演愈烈的商业地产人才之伤。

万达模式 不是所有开发商都可借鉴

在整个猎头行业,出身于万达、华润、中粮等具有专业商业地产操盘经验的人才更受青睐。

出身万达的罗旭,对现在商业项目互相挖角的人才模式更为感同身受。她直接指出,出身万达、华润等企业不一定就代表了自己的能力。

无可否认,出身万达的商业地产人才很受市场欢迎,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在万达的过往不足以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大家也知道,万达也是经历了多次调整才做到现在国内商业地产的龙头老大的地位,其中也加入和离职了很多人,很多职业经理人都只是参与了其中的一段历程,所有不足以说明全部的问题,并且万达的模式现在也不是所有的开发商都可以借鉴到的,每个项目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

罗旭说,我不喜欢频繁跳槽,也不喜欢跳槽频繁的人,这本身代表了一个人的忠诚度。有些人跳槽纯粹为了薪水,为跳而跳,不停地跳来跳去,就会有损个人品牌,也是对所从业公司的不负责任,相信这种人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

跳槽,首先要明白你要什么?应该从公司的发展方向以及实力,还有你想接受怎样的挑战来综合考虑,通过深思熟虑寻找合适的平台去实现个人的价值取向。认清自己,脚踏实地从头做起,不要太计较自己的个人得失问题,学会坚持,笑到最后才会笑得最好。

频繁跳槽 伤不起的商业地产

现在,商业地产行情整体向好,整体专业人才的缺乏上至高管,下至一线销售人员。“有经验的销售精英,代理公司之间互挖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一位受访的营销总监这样说道。

据本报记者调查,财富论坛前后,城南的大部分写字楼项目将销售佣金从千分之一提到千分之三,提高了一线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但是仍然挡不住精英销售员的跳槽步伐,挑项目,挑节点,能尽快获得高收入是他们的跳槽准则。而一个精英销售人员的跳槽就代表着一群优质潜在客户的流失,对项目来说损失不小。

城南某项目开发商副总说,商业地产人才缺乏是很多开发商的共识,但是高薪挖角这种短平快的模式效果很难保证。例如一家位于城南的项目面临集中式商业即将开业的压力,在前期商业团队人员被挖角的情况下,不得不又从外部挖角空降商业总监来主持整个商业工作,尽管有资深的行业从业经历,但是由于该人才从零售商业领域跨入集中式商业运营,明显表现出不适应,不到3个月就只能离职,最后不得不从集团派来高管主持项目商业工作。

海量存量 成都商业地产升温

据最新锐理数据,6月24日-6月30日这一周,成都写字楼成交大涨205.6%,认购面积达5.5万平米,认购套数为233套,认购面积环比大涨205.6%。同时,上周成都商业(商铺)市场累计认购441套,认购面积4.4万平方米,环比微涨4.5%;LOFT市场共计19个项目有成交,较前一周增加3个项目。周认购面积约0.8万平方米,环比上涨20.7%;SOHO市场上周共有50个项目有成交,较前一周增加8个项目,总认购面积约2.9万平方米,认购套数为535套,环比大涨30.8%。商业地产各个业态成交数据持续上涨,反映了2013年上半年来整个商业地产持续升温的态势。

尽管顶着数百万平米海量存量的压力,得益于整体楼市的持续向好和全球财富论坛在成都的召开,2013年上半年的成都商业地产热度升温,保利、蓝光、恒大等龙头企业都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6月份各商业地产项目推盘量增大,采用了层出不穷的营销手段,力争在这波行情中拔得头筹。

这场营销大战其实在2013年初那场人才争夺战中就初现端倪,随着商业地产的开工量剧增,随之产生的对两个方向的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具有商业项目开发经验的人才,如项目总经理、设计总监、工程总监、营销总监等;商业运营管理类人才,如商业总经理、招商总监、运营总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