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商业地产市场竞争加剧 经营成难题

大量的商业项目涌现市场,定会加剧市场的竞争。此外,蜂拥开发起来的商业项目,是否有消费力去支撑,也是摆在开发商面前的问题。不少业内人士都拿东莞之前开发的商业项目做例子,不少人认为,东莞早些年开发的商业项目地王广场(小区网 论坛)、华南Mall、第一国际(小区网 论坛)等,已经成为东莞商业的代表产品,这些项目至今发展并不算有起色,其原因与东莞独特的人口结构、消费力有直接关系。在前车之鉴的情形下,又涌现了这么多的城市综合体,其未来发展让人堪忧。

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王先庆认为,东莞独特的消费结构,使其商业开发局限于住宅商业配套方面,大肆开发城市综合体、独立的商业项目,并不能有这么多的消费力去支撑。

瑞峰置业副总经理姚丽军也认为,大量的商业项目出现,会导致东莞的商业地产市场短时间出现泡沫,市场竞争加剧,或会因此进入洗牌阶段。而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更关注商业项目如何生存,合富辉煌地产研究部副总监李兴旺认为大量商业项目的出现,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这些项目未来将如何发展,如何经营,才是房企现阶段最应该去关注的问题,短期内看来,这些问题都是亟待去解决的。

把脉 东莞需要更多多元化的商业地产模式

大量的商业地产项目出现,导致市场竞争加剧,诸多房企都在着急寻找一条出路。如何经营?如何在众多商业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许多商业项目亟待去解决的问题。而正在众多房企一筹莫展之际,万达广场出现在东莞消费者的视野中。被业内不看好的东莞商业市场,万达却如获至宝,不仅没有对东莞商业市场提出异议,还强调不仅要在东莞建造万达广场,还要连续建造5座万达广场。万达的这种自信,也给予了房企们不少信心,万达会如何发展?万达会怎么做?业内都在看。

注重消费体验 聚拢零散商业

7月20日,长安万达广场正式开业。开业的第一天就迎来了33万人次的客流量,营业额突破了千万大关。从7月20日至今,长安万达广场的客流量维持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9万人次,周六、周日平均每天15万人次。这些数据在全国70多座万达广场中排到前十,在今年刚开业的万达广场中排名前三。而这些排名还有些不公平,因为长安万达广场是以镇区广场对比其他市级广场。

这些翔实的数据,无疑是让担心东莞消费力不足的人,放下了心。同时,也给东莞早期经营不善的商业项目,以强烈的冲击。很多人都会去问一个别人问过无数遍的问题,万达广场靠的是什么?是优质的品牌形象、强大的整合能力,还是丰富的运作经验?东莞万达广场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卓然则认为,这些并不是核心的要点所在。“尊重消费者、尊重消费体验,是万达广场能够成功的关键要素”沈卓然表示,每一座万达广场,在建筑的时候,从建筑物的外立面,到广场内部的装饰、层高、商铺之间的间距,都依附人体工程学而建,让人充分感受到舒适,体验宾至如归的感觉。

“我们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在学习和创造符合人体感官的建筑,万达广场都是依附这些标准而建。”沈卓然说,购物的愉悦心理很重要,消费体验很重要,很多来过万达广场购物的人,很难再适应其它商业,原因就在这里。“满足消费者购物需求,打造快乐的购物过程,是现代商场的核心竞争所在”沈卓然说。

定位差异化 规避同类物业竞争

长安万达广场开业,带来的是新的经营方式的教条。这些是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去领会的东西。而在进入商业经营之前,如何给商业项目进行定位,直接决定了项目未来的命运。业内人士认为,东莞处于城市转型阶段,未来的商业市场其实很大。虽然从体量来说,短时间内东莞出现了不少商业项目,但并非这些项目之间就是绝对的竞争关系。商业地产的类型非常多,分为专业市场、主题商场、综合商业体等,只要采取不同的定位,分布于不同的区域,就能得到合理的消化。

宏远万菱广场就是以经营文具用品为主的商业项目,该项目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低于市场的平均价格,受到了投资者的亲睐。高埗义乌小商品城则是以经营小商品为主的商业项目,投资门槛低、回报高,是该项目成交火热的原因。此外,虎门地一大道,则是以地下商场为主题,吸引了不同的消费者目光。而早期在东莞知名的商业项目新华南mall也是以旅游娱乐为主题的商业项目。合富辉煌地产研究部副总监李兴旺认为,不同的主题项目,不同的定位,能够为商业项目进行差异化划分,从东莞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东莞需要更多多元化的商业地产模式,只要不拘泥于同一种物业类型,不与大品牌、大企业竞争,走出自己的经营之路,未来是非常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