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不振 限价房备受牵连陷窘境
限价房,这种去年以来出现于中国住房供应体系的“带有保障性质”的产品,正式实施后面临很多困惑。原本为遏制房价快速上涨而出台的限价房制度,也在北京楼市销售低迷的背景下面临许多困局。如果北京房价真的大面积下降,限价房生存状态可能会非常尴尬。
它能走多远?它能走向何方?
8月底,限价房在石景山区公开摇号并开始配售。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全市将有2.7万套限价房摇号配售,涉及9个项目,10月前全部摇号完毕。摇号并正式配售,意味着北京限价房制度已经从政策层面落实到执行。
然而,原本为遏制房价快速上涨而出台的限价房制度,在北京楼市销售惨淡的背景下面临许多困局。如果北京房价真的大面积下降,限价房生存状态可能会非常尴尬。
8月25日,北京首批限价房“首钢·金顶阳光”公开摇号配售,拉开了今年保障性住房入市的序幕。
9月3日,在石景山西山炮厂小区内的宴会厅门外,聚集着几百名前来选房的市民。
“回去问问下次能不能优先选。”在返回的621路公交车上,梁先生一直在跟妻子商量,到底要不要放弃这次机会。他们排在200号之后,觉得现在可选的房子都不太满意,但又怕以后房子不如现在这些,所以犹豫要不要放弃这次选房。
而赵先生已经通过审批,但由于没有摇到号,不具备此次选房的资格。
胡红却在抱怨限价房申购的家庭年收入额度太低。她认为,从北京已推出地块的价格水平来看,限价房多在5000元/平方米以上,部分达到8000元/平方米,能买得起的人应属于高收入者。家庭年收入8.8万元以内太低了。
另外,本报记者在调查采访中获悉,去年出让的9块限价地目前已全部进入开发市场,由于房源统一由政府主管部门安排摇号配购,销售控制权实际全部掌握在政府手中。项目开发周期因政策推进缓慢而被延长,加之今年原材料价格猛涨,部分限价房开发商已面临销售困境。同时,北京房价整体预期下降,限价房的价格优势不再突显,个别项目排号购买者甚少。
限价房,这种去年以来出现于中国住房供应体系的“带有保障性质”的住房,正式实施后面临很多困惑,它能走多远,是否能够实现其“满足中等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初衷,恐怕还需政策及时根据现状调整。
■业内观点
让限价房在圈定市场中竞争
北京易居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牟增彬认为,限价房虽然是在政府主导下销售的住宅,但该类产品仍具有商品房属性,因此,此类产品应该放在半自由市场中进行竞争。
“不能拿开发经济适用房的心态来看待限价房,在政府确定购买人群资格后,就应该让这些限价房在圈定的市场中竞争。”牟增彬表示,限价房不应该是政府包办销售的产品,如果政府全部包办的话,开发商出了问题肯定会找政府了,如果将产品的商品属性引入进来,那就应该让它们进行公开竞争。
“购房者有权选择是否购买。”牟增彬指出,在地段和售价确定的情况下,如果想赢得购房者的认可,就必须在其产品方面下工夫。购房者有2次自由选择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开发商注重品质开发。
政府要求开发商降价不现实
“限价房是政府有关部门用来抑制房价快速上涨的工具。”李文杰认为,此类产品应该为过渡性产品,当楼市发生大的改变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对限价房进行新的定位。比如,目前通州限价房排号的人少,说明该产品旁边的商品房价格不是很高,如果周边的二手房价接近或略高于限价房,购房者肯定会购买能自由流通的二手房。李文杰建议,如果个别限价房购买者少,不必要降价销售而应该将其升格为商品房。
“限价房降价之后变成经济适用房的价格了,政府要求开发商降价销售是不现实的。”李文杰认为,如果政府觉得该限价房价格高,可将其降为经济适用房或升格为商品房。
升格为商品房,政府有关部门只需按照相关评估程序,将该限价房地块的土地转性为商品房地块,政府主管部门收取部分土地转性后的费用后,比如加收土地出让金、将部分减免的费用开始征收,开发商就可以按照商品房的价格继续销售。“至于限价房供应数量不足,完全可以通过下一轮加大供应来实现。”李文杰这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