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推2萬夥 供不應求種禍根

政府为了压抑楼价,计划每年推出2万个私人单位,林奋强斩钉截铁地说﹕「不足够」。他说香港处于「黄金5年」,若能及时增加供应,反有助楼市能平稳上升,但若供应持续不足,楼市短暂会升,之后便会大跌。


父母助子女置业 增需求


林奋强说,现时市场上分析楼市的客观论据不全面,「九成多人仍用供楼占入息中位数来预测楼市。」他说,本港男性人口集中在45至54岁,快步入退休之龄,反是楼价走势的关键,「现时年轻人月薪约万多元,买楼确实比较难,但他们的老爸一辈,即是45至54岁的男性,大约有60万人。假设一半的老爸住公屋,余下一半、约30万个老爸住私楼,他们即将退休,手上有现金,只要有1%愿意帮子女买楼已经是3000个单位,若有3%愿意这样做,全年的供应已差不多买光。」

量跌价硬 楼市不是炒

他说,10年前,这批人还未退休,所以对楼价的影响不大,但未来,他们对于楼价的影响开始浮现出来。林奋强说,这些假设还未计算内地人的需求,除了香港人的需求外,如果内地人需求有1万多单位,供应也要随之增加。他说,种种数据已清楚反映未来的需求多大。针对目前市况,他说:「楼市的成交跌了,但价仍然在这个位,已可知香港的楼市不是炒。」

近年楼价飈升,令社会对「地产霸权」的讨论相当炽热,林奋强认为香港地产商谈不上是「霸权」,只是资本市场优胜劣败的结果,「香港地产公司无疑是全球第一线的地产商,事实上,他们造得多硬件,好像国际金融中心,环球贸易广场这些商厦也迎合到香港人的需要,帮到香港经济。」林奋强说,香港地产业仍有相当的竞争,「好似(新加坡政府旗下)Maple Tree都能买下又一城,缔造亚洲最大的交易,在拍卖场上,任何人也随时可以举手,客观上,不能说是霸权。」

做大个饼 有利子孙

林奋强说,地产业以家族企业为主,「家族企业里面,即使营运有多专业,都会有一个代际问题,现时(地产商)掌门人很多都到80岁以上,已经是既有利益分子,有能力加租。需要和他们多些沟通,令他们明白,要做大个饼,才能对他们孙儿有利」。林奋强将会在「香港黄金50」第5份报告中献计,为土地政策长远规划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