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制造进口依赖度70% 车企成本控制需助力

    汽车制造业发展目前迎来一个较好的机遇期,其发展仍然需要汽车企业的支持。

    8月31日,上市公司中报发布结束,整体净利润增长80%以上,其中装备制造业的成长最为引人注目。然而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表示:“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国际水平差距还很远。”

    “与国际水平相差10年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说法。” 赵英说,“汽车装备制造业中首先是专用的高精尖设备方面,国产设备质量不稳定;其次表现为产品成套性差,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装备企业实力差,导致产品单一;再次是一些关键技术还没有掌握。”

    目前,国产化设备达不到要求,汽车企业对于进口设备依赖度非常高,本土装备制造企业需要奋起直追。

    事实上,随着汽车业的飞速发展,目前汽车装备制造企业正在迎来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机。去年我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今年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出通知,进一步落实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相关税收政策。

    机遇虽好,但装备制造业基础薄弱,如果只是装备制造企业单枪匹马出击,恐怕效果平平,如果汽车企业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那么国产汽车装备发展速度将会大大加快。

    轿车装备进口依存度达70%

    国产装备的优势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价格方面。据天津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张淳介绍,就其生产的压力机而言,一般来说国产设备要比国际进口装备低30%~50%,更有甚者进口设备要比国产设备高出300%。

    汽车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本应该在装备采购方面节约成本,为什么还要选择进口装备呢?

    实际上车企选择进口装备也是出于无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装备部部长陈长年告诉记者:“对于企业尤其是生产轿车的企业来说,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制造水平,制造水平的高低则取决于生产设备。”

    正是国产装备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质量落后导致车企依赖进口设备。陈长年形容我国的汽车制造装备是“总体落后,两极分化”。据了解,汽车制造装备分为整车制造装备和零部件制造装备。就轿车整车制造装备来说,据陈长年介绍,对于进口的依赖度约为70%。我国国产装备在冲压以及齿轮加工这两个方面还是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即使在这两个领域,陈长年认为:“并不是说在这两个方面中国就没有差距了,严格来说,差不多也就是中档的水平,一些高的要求仍然达不到。”

    曾经为广州本田增城工厂提供翻边压力机的天津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研究所张淳所长说:“就压力机来说,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跟国际企业竞争的能力,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与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我们的基础性设计方面比较弱,这反映的是我们基础弱,就没有跟国际企业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在研发投入上不如人家多;在制造工艺方面没有人家精,设计经验也不如人家丰富。因此总的来说,我国的汽车水平同我们的国家一样仍然处在发展中。”

    陈长年表示:“就汽车整车冲压、焊接、喷涂、总装四大工艺来说,除了冲压环节国产化设备采用比较多之外,其他部分就都很少了。”

    据介绍,一般企业都有几百台机器人,而我国汽车生产线基本上只有几十台机器人,差距十分明显。而且这些机器人基本依靠进口,国内几乎没有能够批量生产的厂家,据陈长年提供的数据,保守说依赖进口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