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斌杰在全国书市上谈我国出版业两大变化

    第十七届全国书市4月25日在重庆开幕。本次书市上,出版社新书倍出,各大集团更是精品呈现。

    本届书市共有34个地区、1600多家单位参展。江苏新华书店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仅一上午时间,就拿到了几千种新书的目录。据了解,本次书市共有二十二万种图书和近五万种音像制品,其中60%以上都是新品种,文学类、艺术类、社科类以及奥运体裁和香港回归十周年书集成为订购热点。

    辽宁出版集团 辽宁科技出版社工作人员 宁纯智:我们已经连续十七年参加全国书市了,总的来看,十七年我们由最初的一两百种图书,到目前我们带的图书总共有一千多种,我们全年的发货码洋已达到七八千万元。

    记者:在本届书市上我们发现,一些大的出版集团已不再像原来那样,仅仅是作为家长,组织旗下的出版社来参加书市。而是将功夫下在了书市前,组织下面的出版社共同完成在大型精品系列图书,打上出版集团的烙印,在书市上隆重推出。

    像湖南出版集团的《中国文学编年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涵盖古今的编年史,共分十八卷,将数千年中国文学史立体呈现;而中国出版集团则组织了全国44家专业出版社,推出了“中国文库”,这套系列图书收录了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和译著,计划推出一千种,本次书市带来了三百多种。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柳斌杰:图书的质量、品种和装帧艺术已经都赶上了国际水平。这是我们出版业的一个很大的变化,另外一个变化就是,市场化、产业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